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北

冀录冰雪这六年丨破冰封 创历史 河北冰雪竞技实现跨越发展

2022-01-29 16:37:03  来源:冀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韩颜)伴着如火如荼的群众性冰雪运动,河北的冰雪竞技也在筹办冬奥会的六年时间里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全省已经组建了18支冬季项目专业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32名运动员先后进入国家队集训,入选人数全国第四,八名冰雪健儿即将登上北京冬奥会的赛场。

  选拔优秀人才 提高竞技水平

  河北立足实际,全面考量,推动冰雪人才选拔与竞技水平提升协调同步发展,使我省冰雪竞技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钢架雪车跨界跨项选材。图片来自中国体育报

  在冰雪竞技人才选拔上,河北做到了不拘一格:一方面,跨界跨项选“苗子”,从夏季项目运动员中挑选一批有潜质的运动员投身冬季项目;另一方面,利用省企联办、省市联办、省校联办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河北省体育局冬季运动中心副主任王东说:“跨项运动员能够利用原先的训练项目进行优势互补,所以进步非常快;与地市、企业、学校进行联合培养则能够扩大选材面,更好地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冰雪联赛和冰雪运动会的创办以及‘金字塔’赛事体系的构建,也能为我省冬季项目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北京冬奥会是蔡雪桐参加的第四届冬奥会。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冰雪竞技人才培养上,河北借他山之石补短板,积极向冰雪运动开展较早的兄弟省份学习训练经验,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其中,与冰雪强省黑龙江联合培养的花样滑冰运动员金博洋和单板滑雪运动员蔡雪桐都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落户河北涞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付磊 摄

  此外,崇礼高原(国家综合)训练基地、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的建成为我省冬季运动项目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落户涞源,也为河北未来雪上项目竞技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立足自身优势 扩大队伍规模

  河北女子冰球队在长春进行训练。图片来自河北省体育局

  在选拔培养冰雪人才的基础上,河北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协办省份,展示出了将冬季运动项目做大做强的决心,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张家口市委副书记何江海曾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在家门口举办,所以我们必须要立足我国冰雪运动的强项和发展重点,围绕河北相对具有优势的项目,扩大队伍规模,争取在冬奥会上有所作为。”

  2021年,田雅晓(右一)代表河北首次获得全国高山滑雪A类赛事奖牌。图片来自河北日报

  六年来,河北立足自身优势,拓宽思路,积极创新,利用跨界跨项、联合培养等模式,在冬季项目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北省体育局冬季运动中心副主任王东介绍:“河北从2016年仅有高山滑雪一支冬季项目运动队,到现在18支队伍所涉及的项目已经覆盖了北京冬奥会设项的7大项,15分项中的6大项和14分项,基本上做到了全面覆盖,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发展成果显著 八人出征冬奥

  李纯键(左)是河北首位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图片来自河北省体育局

  1月27日,北京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正式公布,河北8名运动员入选,将参加7个项目的角逐,与平昌冬奥会仅有1人参赛相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殷正强势崛起,值得期待。图片来自河北省体育局

  参加过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雪车运动员李纯键,经过四年的历练将争取在北京冬奥会上更进一步;夺得本赛季两站欧洲杯和两站洲际杯6场比赛5个冠军和1次季军的钢架雪车选手殷正状态正佳,值得期待;小将李千华将与队友一起努力重塑中国女子冰球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越野滑雪运动员陈德根、刘荣胜和冬季两项运动员闫星元的参赛让河北运动员首次出现在冬奥会雪上项目的赛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金博洋和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蔡雪桐也将全力展现冬季项目联合培养的丰硕成果。

  女子冰球运动员李千华。图片来自中国体育报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8名河北冰雪健儿即将登上举世瞩目的冬奥赛场,他们是河北冰雪竞技六年来砥砺前行,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同时也期待他们创造河北冰雪新的辉煌。

编辑:张寒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