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固态电池离量产还有多远

2025-05-14 09:03:3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段时间,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或技术进展。固态电池概念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也持续攀升。作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目前固态电池发展状况如何?离真正量产还有多远?

  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近期密集出台固态电池鼓励政策。今年2月份,工信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储能用固态电池发展,提出加快长寿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推动锂电池和钠电池固态化发展。4月份工信部印发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提出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以加速其产业化进程。北京、上海等地更将固态电池纳入当地产业规划,凸显其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全球竞争格局暗流涌动,国外企业依托深厚技术积累,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日本丰田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测试,2030年后大规模量产;韩国三星SDI预计2027年启动量产;美国多家初创公司聚焦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等核心性能的突破性提升,加速推进技术专利布局与量产工艺验证。

  固态电池引发全球在材料研发、专利布局和产业标准等维度的新一轮竞争,并成为重构新能源产业格局的关键技术制高点。但规模化量产仍面临技术、成本和产业链挑战:一是多数正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中会出现体积膨胀和收缩,可能引发固态电极与电解质界面分离,导致电池寿命下降。二是全固态电池仅材料成本就高达2元/瓦时,是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的3倍至5倍。三是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等关键材料尚未形成规模化供应,部分技术专利壁垒制约了产业发展。

  为此,国内企业大多选择半固态电池技术作为过渡,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冠盛股份等企业的半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投产。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动力电池市场将呈现常规液态、半固态、全固态电池“三足鼎立”格局。

  预计2027年前,半固态电池将在高端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全固态电池处于技术突破和小规模上车验证阶段,早期小批量应用于eVTOL、机器人等细分场景。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开始批量装车,初期多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家庭储能等对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随着应用规模扩大和成本下降,全固态电池有望于2030年前后迎来产业化拐点,此后其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

  未来5年既是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攻坚期,更是产业链生态的战略整合期。行业需要以技术突破驱动产业升级,以产业链整合推动成本下降,以应用场景创新拉动市场需求,以标准体系构建规范行业生态,以金融资本激活创新动能,形成“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体系。

  一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推动AI与大模型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的应用,加速材料筛选、模拟锂枝晶抑制策略,缩短固态电解质材料、固—固界面优化、锂金属负极等技术环节研发周期。

  二是完善产业链配套,鼓励车企与电池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材料—电芯—系统”垂直整合。针对固态电解质涂布机等核心装备国产化给予扶持。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在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启动“揭榜挂帅”示范,优先采购固态电池产品,探索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通过规模化应用摊薄成本。

  四是构建标准与回收体系,加快制定全固态电池性能、安全性及循环寿命认证标准,提前布局固态电池回收技术,建立关键材料闭环利用网络。

  五是建立“基础研究—工程化—商业应用”金融支持链条,设立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器件集成等技术研发专项基金,加大对初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固态电池从技术开发到商业应用各阶段的风险补偿机制。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坚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中心副主任)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