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记者17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部门在云南省红河地区发现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潜在资源达115万吨,其中,镨钕镝铽等关键稀土元素超过47万吨。
这是1969年在江西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后,中国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的又一重大突破,有望成为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矿床。分析认为,这一发现对夯实中国稀土资源优势、完善稀土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中重稀土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
此次发现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主要为中重稀土矿。中国轻稀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等地,但中重稀土资源较为稀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是电动汽车、新能源、国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金属。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10余年工作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获取海量地球化学数据,取得找矿理论与勘查技术重要突破,填补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空白,建立了快速、精准、绿色勘查技术体系,对中国其他中重稀土富集区实现找矿快速突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