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及时雨来了!新能源发展关键瓶颈有望破除

2025-01-16 09:21:4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能源成长还有多大空间?如果不持续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新能源发展前景难言乐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各类调节资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更加完善,各类调节资源调用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调节能力的建设优化,支撑2025年至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的合理消纳利用。困扰新能源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有望破除。

  去年以来,欧洲电力市场负电价现象引发关注。由于新能源发电量大增,市场无法消化,德国在2025年首个交易日出现了4个小时负电价。此前,英国、法国、西班牙也不时出现负电价,欧洲电力市场负电价全年时长创历史新高。在我国已开通电力现货市场的地区,负电价也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负电价反映的,正是新能源迅猛发展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

  电力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能量调配器”,需要在发用电之间保持实时平衡。不同于稳定的化石能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比较“调皮”,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其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挑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新能源发电波动时,我们能否及时调整其他发电资源或储能设施,进行“补位”或“让位”,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为应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我国持续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调节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灵活调节煤电规模超6亿千瓦,跨省区电力资源配置能力超3亿千瓦,抽水蓄能累计规模达5591万千瓦,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这些灵活性调节资源,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有力帮手。

  与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装机相比,目前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仍显不足。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预计“十五五”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大幅增加系统消纳压力。2024年前10月,全国风电利用率96.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光伏发电利用率97.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部分新能源发展较快省份消纳压力凸显。而调节能力建设缺乏统筹优化,存量调节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价格、市场机制等有待完善,亟待做好调节资源科学规划建设,加强调节能力规模、布局与新能源发展衔接,加大力度统筹现有调节资源高效调度利用。

  《实施方案》出台就像一场及时雨,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清晰路线图。

  科学规划,精准布局。加强调节能力规划是指导调节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根据《实施方案》,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系统性编制调节能力建设方案,科学确定调节能力规模、布局。这就给调节能力建设出了一份“施工图纸”,各地根据新能源增长规模和利用率目标,算清楚需要多少调节资源和建设时序,然后按计划一步步实施。这样就能避免出现“糊涂账”,新能源发展多快,调节能力都能跟上节奏,保证供电稳定。

  优化调用,高效协同。有了好的规划,还得高效执行。目前,调节资源的调用对系统需要、调度安全性、技术经济性等统筹考虑不足,对电力市场适应性不足。由于缺乏合理的调用机制,一些储能设施建而不用,成了摆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国电力系统中调节资源利用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调节资源调用机制等方面提出有关举措。在立足现行调度体系的基础上,完善调节资源分级调度,各类灵活资源就能物尽其用。

  完善机制,激发活力。科学合理的市场机制,是促进各类调节资源效用发挥的重要保障。《实施方案》提出完善峰谷电价机制,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设置备用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品种,建立以调节效果为导向的市场机制。这给各类调节资源搭建了一个“大舞台”,让它们在市场机制激励和引导下,更好地发挥各自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新能源高效消纳。

  调节能力和调用水平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环,面对当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不优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拿出钉钉子精神,打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这场攻坚战,为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轶辰)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