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我国自研海洋地震勘探装备首次实现超深水作业

2023-10-07 09:03: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位于珠江口盆地3000米超深水区块,“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我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制取得新进展。

  “海洋石油720”物探船搭载“海经”系统进行超深水勘探作业。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在本次作业过程中,“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按照设计要求,将“海经”系统中的10条超过8千米长的电缆依次布放到海水中,形成一个面积相当于102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数据采集网,沿航线进行海面拖缆采集作业,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的地震数据采集,在广袤的海面上准确划分出油气藏位置,助力深海油气资源高质量勘探开发。

  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探明的油气储量中,40%左右的海洋油气资源蕴藏在深水区域。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召开的2023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要加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海经”震源控制系统入海。受访者供图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建设海洋地震采集装备制造及检测平台,应用海洋地震勘探系统地震拖缆、控制与定位、综合导航、气枪震源控制等核心装备并装配三维地震物探船,支撑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装备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推广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拖缆地震勘探技术是世界上探测海底地质结构最直接、最经济、最高效的方法。通过物探船搭载的成套拖缆装备“犁”过海面,以地震波信号实现对海底地层的“CT”扫描,从而看清海底的油气储层。

  “海经”拖缆定位控制系统正在调节电缆深度。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海经”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首套拖缆模式地震勘探成套采集装备,由震源控制、拖缆采集、综合导航以及定位与控制等多种装备系统组成,具备2赫兹超低频频率信号采集能力,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与进口装备相比,“海经”采集到的地震资料识别度更高,可透过3000米水深,精细刻画万米地层的复杂地质结构,装备整体性能满足了当前海洋石油勘探要求。

  自2022年9月投产以来,“海经”经历了从常规地震采集到高密度连续采集再到高覆盖滚动采集等多种作业方式,顺利完成了4个工区总计3935平方千米海域的三维地震勘探,已经实现产品定型及产业化生产,具备研发、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能力,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制造体系。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