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首届考古科学大会在河北张家口阳原召开。大会期间,记者获悉,“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已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泥河湾遗址群享誉海内外,这里发现200万年来数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连续的古人类遗存。至今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300多处,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50处,而且其文化连绵不断,蕴含的科学价值和文化元素独特而珍贵。
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地貌。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龚正龙摄
泥河湾遗址群的发现与研究,为世界人类多地起源说提供了翔实的证据材料,对复原古人类的演化过程、重建中华大地先民的史前史、探寻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根基不可或缺。
目前,泥河湾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已聘请专业团队编制申遗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争取今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接下来,阳原将紧紧依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推动泥河湾研究与保护利用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助推泥河湾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题雕塑。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龚正龙摄
据了解,在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情况方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签订了《泥河湾科考工作合作研究协议》,在泥河湾盆地连续实施《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计划》,新发掘泥河湾遗址20余处,出土古人类文化遗物10万余件,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泥河湾盆地古人类起源、演化的材料日益丰富,文化序列更加完善。此外,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建成,泥河湾研究中心投入使用,泥河湾遗址博物馆主体即将竣工。
(来源:河北日报 | 记者 史晓多)
编辑:刘颖莉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