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号台风“泰利”中心先后于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和7月18日5时45分前后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和广西北海两次登陆,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清晰捕捉到此次台风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
△风云三号G星PMR降水雷达反演的7月17日20:48(北京时)降水率三维显示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降水测量雷达是风云三号G星上的主载荷,也是国内首台星载降水测量雷达,主要用于灾害性天气系统的降水监测。它采用Ku+Ka双波段,可清晰观测台风、暴雨、暴雪等降水系统的内部三维立体结构。
△风云三号G星上载荷降水测量雷达反演的7月17日20时48分的地面降水率 (单位:毫米/小时)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从降水测量雷达反演的地面降水率图片中,可清晰看到台风“泰利”第一次登陆前1小时左右的台风降水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图,可以发现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主眼墙西偏北象限,受台风风雨影响,湛江地区小时雨强接近200毫米/小时。沿台风中心经向和纬向降水廓线可以看到多个垂直的雨柱,北侧雨顶高度最高达到12.5千米,降水粒子主要集中在7.5千米以下,粒子直径普遍小于1.7毫米,部分对流旺盛的降水粒子直径接近2毫米,这代表此时台风眼墙附近降水主要由低浓度小粒径雨滴构成,局部强对流区由高浓度大粒子雨滴构成,降水效率高。
△风云三号G星MWRI微波成像仪观测的海面风速显示,台风登陆时最大风速超过35米/秒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微波成像仪(降水型)也是风云三号G星上的主载荷之一,它利用设置在大气窗区和氧气及水汽吸收线附近的微波通道,捕捉降水云中的水凝物资料,用以协同反演降水参数。在此次台风监测中,微波成像仪观测到,台风登陆前后北部湾、琼州海峡地区海温高达30℃,有助于台风“泰利”的强度维持。
△风云三号G星微波成像仪反演的海温合成图。风云三号G星MWRI微波成像仪观测的海温显示,台风登陆前后北部湾、琼州海峡地区海温高达30℃,有助于台风强度维持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三号G星于4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是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报灾害性降水系统。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