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提前查分?内部指标?这些关于高考的谣言和骗术,小心!

2023-06-07 16:39:21  来源:

  6月7日

  高考正式开考

  考生与家人打起精神全力以赴的同时

  也要小心有人趁乱“浑水摸鱼”

  我们搜集整理了近年来高考期间

  常见的一些谣言、骗术

  提醒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提前查分链接?

  缴费获取“内部指标”?

  “高考补助金”缴费申领?

  ......

  这些常见诈骗手段要谨防!

  骗术一:提前查分链接? NO!木马病毒!

  中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利用家长群、考试群、短信等发送“可以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

  前车之鉴:高考刚结束,安徽某地考生小李收到“交钱可提前查分”的短信,点击短信链接后,按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并转账1000元后发现被骗且被泄露个人信息。

  提醒:谨防虚假查分网址链接诈骗,查询考试分数应通过教育部门公布的正规渠道。

  骗术二:内部指标?NO!是你想太多!

  中高考招录期间,不法分子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某领导的熟人,鼓吹能用钱买到“内部指标”,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钱财。

  前车之鉴:高考后,湖北某地考生小吴家长收到交钱可直接攻读某高校艺术预科班的“内部信息”,转账10万元后发觉被骗。

  提醒:高校招生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骗术三:高考奖学金?NO!天上掉馅饼!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体局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前车之鉴:高考结束后,江苏考生小王的家长接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好!我是××教体局,经审核您的孩子符合获得高考补助金资格。请提供银行账户及身份证号码,系统通过后将给予转账5000元。”后被骗走手续费500元并被泄露个人信息。

  提醒:除了“高考奖学金”之外,骗子还会以“高考补助金”“复读补助金”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考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不要在不明APP或链接上透露个人信息。

  骗术四:志愿填报指导!姜太公钓鱼!

  针对考生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不法商业机构涌入“志愿填报指导”市场,利用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骗取家长钱财。

  前车之鉴:广东省某公司无证经营并对外发布“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等虚假广告,收费1-5万元不等,骗取家长填报指导费用。

  提醒:填报志愿应结合各地招生考试机构的指导服务和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参考资料合理填报,凡是吹嘘所谓“内部大数据”由“权威专家”高价推荐的填报指导都要小心上当。

  骗术五:“录取通知书”!NO!求证真伪!

  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考生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诈骗银行账户。

  前车之鉴:高考招录期间,江西某地考生家长张先生就收到某大学“提前录取”的“录取通知书”,并向指定账户转了两万元的入学“占位费”。直至该考生被另一所高校录取并在当地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确认后才发现被骗。

  提醒: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录取信息请通过官方招生网进行查证,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费用。

  再看下图总结复习下“知识点”

  ↓↓↓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别啥都信,别给高考添乱。

  祝考生们取得好成绩!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