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看好中国经济 外资真金白银做多A股

2023-05-17 18:45:21  来源: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中国证券报》17日刊发文章《看好中国经济 外资真金白银做多A股》。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成为普遍共识,增配A股资产渐成外资“必选项”。在唱多中国经济的同时,外资机构正在“真金白银”做多A股。

“外资连续两个月净买入境内证券,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人民币资产价值进一步提升全球投资者信心。”5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介绍4月外汇收支形势时说。

多家机构认为,目前主动型长线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配置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提升空间较大。随着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政策措施渐次落地,A股市场有望吸引更多境外长期资金入场。

强信心 看好经济前景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看好中国经济逐步恢复及长期向好的前景。

资料图

野村中国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从5.3%上调至5.9%;汇丰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从5.6%上调至6.3%;摩根大通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从6%上调至6.4%……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已成为外资机构的普遍共识。

“中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先锋领航近期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值从5.3%上调至6.4%。

对于A股市场,机构指出,目前中国的宏观环境对权益资产表现较为有利,且显著优于海外市场。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近期上调2023年沪深300公司总体盈利增速预测值至10.4%。“今年初出行的恢复,以及春节后热点城市二手房交易热度的较快回暖,使得我们对于沪深300公司盈利增速修复更具信心。”该机构指出。

忙加仓 外资增配中国资产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趋势不断得到确认,外资配置A股比例总体上行。多维度数据表明,A股的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资产已逐渐成为国际资本关注和配置的重要对象。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近200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900亿元的水平。另据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有717只A股股票被QFII持有,其中158只个股获QFII增持,增持个股数量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MSCI等境外指数机构也进一步加大力度纳入A股标的,吸引更多境外机构和国际资本配置A股。明晟指数(MSCI)近期公布了5月全球指数系列季度调整审议结果,相关调整结果将于5月31日收盘后生效。其中,MSCI中国指数本次新纳入51只A股。

市场人士估算,本次调整使得MSCI全球指数系列纳入A股总市值增加约两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增加约一万亿元,此次调整预计将使A股在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进一步提升至近6%,将为A股市场带来近百亿元的被动跟踪资金净流入,后续也将吸引外资主动资金增配A股。

相对而言,主动型长线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配置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提升空间依然不小。“目前亚太股市的市盈率为13倍,整体处于合理水平,中国股市仍被低估。”高盛亚太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表示,目前全球公募基金的中国股票持仓仅处于过去十年的23%分位数水平。

扩开放 打造吸引长钱“强磁场”

专家认为,通过“组合拳”打造吸引外资“强磁场”,A股市场将引来更多长期资金,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比重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互联互通等开放机制持续优化。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上线运行,海外投资者交易踊跃。在机构人士眼中,互换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将释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衍生品市场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外资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

未来,金融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旧可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等金融监管部门负责人近期在会见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时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机构、市场、产品多个维度的对外开放。

市场预期,资本市场开放将在优化基础制度建设、扩大交易产品范围、丰富投融资工具等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建议通过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不断丰富跨境资产配置工具箱,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入市,实现更广范围的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互联互通;通过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度衔接,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更深层次的资本市场双向合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说。

随着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改善,机构预测2023年外资有望加快流入A股市场。

(来源:新华社)

编辑:刘颖莉

编辑:刘颖莉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