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与高效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对传统涉水营商环境中取水审批流程繁琐、管理不规范、节水意识淡薄等瓶颈挑战,近年来,市水务局着眼优化涉水营商环境,秉持“既让政府管好水、又帮企业用好水”的核心理念,将解决问题变为预防问题、从等企业来变为到企业去,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搭建“政—企”沟通转化桥梁,既当好“智慧导师”,又做好“用水管家”,通过搭建多座桥梁与拆除多重壁垒,精准破解企业用水难题,为企业用水开辟出一条高效便捷的“高速通道”。
搭建“三座桥”
精准疏通企业用水“肠梗阻”
“以前,我们对用水政策不了解,生怕违规取水被处罚。”沽源县光晟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张霖峰坦言。针对企业对用水政策不了解、担心违规取水的顾虑,市水务局依托省取用水监督检查系统平台,构建了“数据信息桥”。这一平台如同企业的贴身“用水管家”,能够实时动态监测取用水情况,一旦发现潜在风险或问题,立即向企业发出预警,有效预防违法违规取水行为,保护企业信用。
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市水务局还搭建“改革创新桥”,探索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特别是在坝上超采区,针对新增企业的用水需求,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调整水量指标,确保企业合法、有序用水。目前,已成功解决两家企业的用水需求,年交易量达2000立方米,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此外,为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项目发展,市水务局与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张家口分行携手,搭建了“金融服务桥”,推出“节水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了节水效益融资支持,解决了节水项目资金不足的难题。目前,已协调对接8家企业,落实资金意向200万元,为节水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拆除“三面墙”
激发企业用水新活力
为减轻企业负担,市水务局深化取水许可“放管服”改革,拆除了取水许可审批的“繁琐墙”。通过推广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规划水资源论证,企业入驻园区无需再进行繁琐的水资源论证,大大简化了取水许可申办环节,降低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目前,蔚县经济开发区已完成区域评估,受惠企业达89家。“现在入驻园区,再也不用为水资源论证发愁了,真是省时省力。”蔚县经济开发区某企业负责人赵先生感慨地说。
针对水平衡测试专业性强、测试难度大的问题,市水务局拆除了水平衡测试“专业墙”。通过组织培训会、建立微信群、提供测试模板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实时指导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在水平衡测试专业性较强导致企业工作进展缓慢的困扰。
在节水器具普及方面,市水务局拆除了“认知墙”。通过政府、学校等公共机构为载体,积极推广水效标识产品,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同时,开展用水器具“以旧换新”活动,对购买一级、二级水效用水器具的消费者给予资金补贴,引导消费者主动选购节水型产品,营造了良好的节水氛围。
靠前服务“三到位”
助力企业用水无忧
市水务局在主动靠前服务方面,通过“三到位”举措,确保企业用水无忧。首先,市水务局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协调机制的作用,与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政集团深入合作,深化对公共供水管网内用水户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顺应企业发展需求,帮助市政水务有限公司协调取水许可增量事宜,促成公共供水企业平台对接,做到“强化需求牵引、确保帮到点上”。
其次,水务局把握问题导向,发挥关键作用,强化用水定额的应用。针对制氢企业缺乏适用用水定额导致用水成本过高的问题,水务局深入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与上级部门沟通,并邀请专家现场调研,提供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用水成本。
此外,水务局推进扩面提质,夯实发展基础。对企业用水行为进行综合评价,推进守信激励,支持企业自律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节水。在再生水利用、节水器具改造、农业节水灌溉等方面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目前,全市已开展8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企业节水动力显著提升,发展基础逐步夯实,真正实现了高效用水与节水增效双提升,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记者 王松 通讯员 赵金龙 赵晶晶)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