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彩椒种出亿元村——探秘崇礼特色农业的致富密码

2025-04-09 09:27:39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进入4月,崇礼区石嘴子乡石嘴子村,“崇礼彩椒”种植户又忙碌起来,翻地、打垄、进苗……

  “4月5日、20日和5月1日分3次进苗,种苗运来后移栽,一亩地栽苗2800棵,缓苗10多天,等苗长高后,再掰去叉苗,生长3个月就可摘椒了。”站在土垄前,村党支部书记张星星对今年“崇礼彩椒”的市场行情满怀期待。

    找到特色优势农作物

  去年,“崇礼彩椒”价格历年来最高,单价达到每公斤40元。依靠“崇礼彩椒”,石嘴子乡石嘴子村和摆察村成为“亿元村”。

  张星星介绍,以前村民种植玉米、马铃薯、谷子和黍子,亩均收入100至200元,后又通过种植西瓜、香瓜等农作物来增收。“崇礼彩椒”最先在西湾子镇上三道河村种植,2019年,石嘴子村大胆尝试种植。

  因当地昼夜温差大,“崇礼彩椒”只能在大棚里种植,一年一茬,7月开始销售,一直卖到10月底。“1棵‘崇礼彩椒’苗子可生产6斤椒果,去年全村彩椒产量为1.8万吨。村里一户两口人种植七八个大棚,纯收入就有13万元。”张星星说。

  王鹏,石嘴子乡摆察村党支部委员,也是“崇礼彩椒”种植户。他家种植了17个大棚,占地16亩,其中2个大棚种植黄椒,其余大棚种植红椒。“去年,摆察村彩椒产量1.98万吨。我家用苗数量近4万株,17个大棚纯利润达27万元。”王鹏告诉记者。

    外出农民纷纷返乡

  在张星星看来,“亿元村”致富的“密码”就是找到了适合当地种植且效益高的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了近20年,种植技术和经验十分成熟,已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他还说:“当地农村信用社去年吸纳2个村的村民存款达到4000万元。石嘴子村距市区20公里,也就是20分钟车程。过去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如今村民有了钱,纷纷装修自家房屋,住的和城里人一样,有的村民还在崇礼城区、市区买了房。”

  摆察村有468户村民,其中270户种植“崇礼彩椒”。以前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或在外开大车跑运输,或在北京郊区种植鲜花,如今至少有100多户村民纷纷回村种植“崇礼彩椒”,年龄都在30至50岁之间。而在石嘴子村中,在北京、天津等地务工的七八十户村民也返乡搞起来种植。不仅如此,不乏外地人来到这里,加入“崇礼彩椒”种植行列。李春荣是邢台人,2011年,她来到摆察村,流转5亩土地,建起了6个大棚进行彩椒种植,收入十分可观。

    乡村振兴一起展身手

  “崇礼彩椒”存放的适宜温度为1至2度,可储存20多天。从7月开始,前来收购“崇礼彩椒”的经销商络绎不绝,他们收上彩椒后,不仅运往广州、成都、深圳、上海等地,还通过陆路口岸,销售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崇礼区为河北省首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区,2022年注册了“崇礼彩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崇礼彩椒”在国内外声名鹊起,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在摆察村,年龄大的村民种植3至5个大棚,大多数村民种植20多个大棚,最多的种植40多个大棚。

  依靠种植“崇礼彩椒”,石嘴子村集体收入将近70万元。村集体有了收入,用来为脱贫户分红,维修了村内广场和路灯等公共设施。夏天下大雨,易淹村民的彩椒大棚,村里疏通了排水渠,避免了种植户遭受损失。而“崇礼彩椒”在种植和收获时需要雇工,女工日薪150元;男工160元,中午还管饭,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提及今年的打算,张星星说:“村里‘崇礼彩椒’种植面积增加200亩;寻找倒茬替换的高效益农作物;推广使用抗虫害等效果更好的生物菌肥;同时,鉴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引进更多外地人员来村里打工,一同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

  (记者 魏民 通讯员 周大伟)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