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情

张家口市经营主体达42.1万户,同比增长5.84%

2024-08-30 10:07:0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有把企业焦心的“找谁办”“怎么办”,变成有呼必应的“别着急”“我来办”,把瞄准企业发展堵点难点痛点的好政策,落实得越快越早,其实际效果越会得到彰显,企业获得感的成色就会越足。今年以来,我市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做了大量工作,数据标准取得突破、重点任务稳步推进、问题整改有力有效、改革经验多方认可、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营商环境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7月底,全市经营主体达42.1万户,同比增长5.84%。 在全市持续开展经营主体诉求征集、“四上企业”包联活动,征集诉求1784个、解决1773个,解决率99.4%。8月29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 优化营商环境 新闻发布会,邀请张家口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家口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就“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进行新闻发布。

   “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开花提质效

  “高效办成一件事”需要将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级办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整合成一个事项。 截至目前,第一批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中,信用修复、残疾人服务、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和退休4个“一件事”套餐应用已在我市市县两级线上全部开通,累计办理1701件。

  同时,我市依托“幸福张家口”APP平台先行先试的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一件事”已分别于2022年10月、2023年7月上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将新生儿需要办理的户口本、参保登记、缴费登记、社会保障卡等4项材料通过共享复用免于提交,申请人仅需填写一张表格即可完成办理,累计办理300余件。教育入学“一件事”覆盖范围从去年的主城区试点扩展到全部县区,涵盖的幼儿园、小学由去年的70余所增加至今年的800余所,用户点击量从去年的40万增长至今年的150万,录取了3.45万适龄儿童。其余“一件事”省级相关部门正在建设推进中,预计在11月底前全部开通。

  除此之外,结合工作实际,我市还创新推出了“加油站”一件事,针对加油站开办首次办理《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层级多、来回跑、资料繁等问题,以并联审批方式对申报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实现“两证合办”一张表单、一套材料、一次办好,申报材料由17项精简至12项,精简率达到30%;办理时限由5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办理效率提升90%。

  贴心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突破标准、改革创新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有力抓手,聚焦市场主体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政府优化环境,企业创造财富,人民共享繁荣。

  着力打造公平有序、预期稳定的市场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大惠企政策直达力度,推送政策明白卡5000余次。市市场监管局“自我审查、专业支持、程序把关”三步走,规范公平竞争审查程序;市商务局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首创提出1+N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

  全力营造服务周到、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市本级526项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打造成品油零售经营资质审核、信息变更“一件事”服务场景;桥东、康保、怀安采取“云直播”、组建机构、多元服务等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大力创造多元覆盖、保障顺畅的要素环境。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供应31宗,发放金融贷款209.88亿元。人行张家口市分行推行“专精特新”企业“主办行”制度,为企业新增贷款21.36亿元;怀来、赤城、沽源围绕历史遗留问题、零工劳动力就业、金融服务等大胆探索解决方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倾力铸造规范有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查处“运动式、一刀切、选择性”不规范执法行为,办结专利侵权纠纷案件51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实诉源治理“三端共治”,推动知识产权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化解;万全、崇礼搭建“企航”法律服务中心,保护专利产权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奋力建造优化健全、氛围浓厚的信用环境。在全市16个领域实施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07亿条。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推出“事先告知+到期提醒+全程代办”,助理企业快速修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信用+旅游”服务场景,助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桥西区建立旅游诚信联盟,制定“先行赔付”机制。

  矛盾纠纷“三端共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全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矛盾纠纷“三端共治”,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化解,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法治问诊进企业,源头预防“抓前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法治问诊进企业”活动,把企业的“需求清单”当作法官的“履职清单”,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产生。通过引企入院“坐诊”、出院进企“出诊”、巡回审判“巡诊”、法官服务团“会诊”四诊法,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需求和问题,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靶向治疗”,点对点送上“法治锦囊”。今年以来,共服务企业500余家,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18场,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现场解答问题400余次。

  多元渠道化纠纷,非诉挺前“疏中端”。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起多部门联动的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依托“冀时调”平台,建立知识产权诉前调解平台,完善知识产权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实现纠纷化解“一站式”运行。今年以来,成功调解知识产权案件100余件,调撤率76%。

  立调审执齐发力,实质解纷“治末端”。制定出台相关办法,确认诉前调解效力,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推行“立保调一体”,从立案开始,对知识产权案件企业申请财产保全予以善意引导,有效防范诉讼风险,用“一个流程”整体化、系统化、实质性解决“一起案件”。今年以来,审结240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充分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

  创新信用修复模式重塑企业良好信用形象

  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事先告知+到期提醒+全程代办”信用修复模式,要求各执法部门在对经营主体出具行政处罚、列入异常名录、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通知书时,同时出具信用修复告知书及信用修复指南,及时告知经营主体信用修复途径及方法。开通信用修复“云提醒”服务,为即将满足办理信用修复的企业提供修复提醒服务,该项服务自开通以来,已累计发送短信4000余条,提醒企业2000余家。开展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全程代办服务,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各级执法部门主动开展信用修复全程代办服务,全程帮助企业完整、准确、快速在河北省政务服务网信用修复系统提交修复申请材料。

  同时企业还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云帮办系统中“小张帮您办”进行帮办服务,线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视频指导企业提交信用修复申请材料,实现信用修复的“网上办”“一次办”。2024年以来,共办理信用修复270件,全部审核及时、准确无误,助力企业重塑诚信形象。

  (记者 郑媛媛)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