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2年4月末,张家口银行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10亿元, 较年初新增145亿元;存款余额达到2322亿元,较年初新增141亿元,存款增量位列全省城商行首位。
近年来,张家口银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冬奥会筹办举办等为契机,持续拓宽发展空间和服务半径,机构网点实现了全省地级市全覆盖。通过金融科技赋能、零售业务转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合作深化等方式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质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全行保持了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为河北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金融力量。 荣获 “全国文明单位”“年度十佳城市商业银行”,连续11年入围全球银行1000强,2021年位列第439位。
情系中小企业
助企纾困有温度
中小企业是保市场主体的重要对象,是保就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张家口银行认真贯彻落实 “六保”“六稳” “应延尽延”等政策要求,开辟绿色通道、畅通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坚决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建立帮扶企业和支持企业双名单管理机制, 全面摸排企业金融需求,点对点定制融资方案,一对一提供精准服务,通过调整结息周期、延迟分期还款、下调贷款利率、发放贷款等帮扶措施,精准帮扶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渡过难关。截至2022年4月末, 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51.78亿元,累计支持8.2万户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
普惠金融有深度
针对农村居住分散,缺乏综合性配套服务等特点,创新研发惠民服务终端,延长农村客群、老年客群的服务半径,打通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金融科技加大服务创新,向客户提供社保缴费、热力缴费、非税业务缴费、党建缴费等非接触式缴费服务及查询服务,实现了公共事业缴费一站式办理。同时定时发布疫情防控、天气预报、安全出行等便民资讯和金融知识下乡、识别假币、防范电信诈骗等视频推送,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公共服务便利化。依托惠民服务终端平台,研发创立了随心贷、薪享贷、惠农蒜黄贷、惠农生姜贷、惠农货车贷等农村普惠产品,满足了广大农村客群的融资需求。截至2022年4月末,惠民服务终端累计服务客户11余万人。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建设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通过布放POS机、 助农服务终端、MSP移动金融服务工具等多种形式,使农村客户足不出村就能直接办理转账、助农取款、社保查询缴费、余额查询、医保查询缴费等多项基础金融业务和便民服务。截至2022年4月末,累计建设普惠服务点484家,服务农村客户60余万人。
践行金融为民
服务提升有力度
始终牢记地方银行的责任使命,积极践行金融为民、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深化惠民机制、优化服务体验和强化产品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力,用心打造民生工程,精心办好民生实事,让金融如同春雨,润及百姓美好生活。作为河北省首家发行第三代社保卡的城商行,全面推进社保卡的发卡工作,目前已覆盖省内10个地市, 张家口地区已有23家支行支持发卡业务。仅在4月份,发行社保卡数量超过2.2万张,累计发卡超过3.7万张。
作为张家口市唯一指定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代办银行,张家口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切实服务社会民生,指定张家口域内16家支行作为代办登记上牌服务网点,免费为电动自行车用户提供登记上牌一站式直通车服务。
为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客户体验和满意度,张家口银行全面改造各类金融服务设施,大力推进智能网点建设,上线MSP移动展业设备,强化特殊人群金融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升级手机银行等线上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在餐饮、出行、娱乐、缴费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生态场景建设,推出手机银行 “关爱版”,从渠道端满足老年客群金融服务需求。同时顺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创新推出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消费金融类和财富管理类产品,实现了线下网点与线上服务的高度融合,全方位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记者 谢云霏 通讯员 刘晓凤)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