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不止,不像蚊虫叮咬的包,挠他、搽他就好,血透患者的瘙痒,哪哪都痒,好像在皮下、好像在骨里,挠破了,他还是痒。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肾病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透析相关并发症也被发现而引起重视,其中皮肤瘙痒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不适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不仅影响肾友的睡眠和工作,还会带来皮肤破损、感染等症状。
皮肤瘙痒的影响因素
皮肤干燥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皮脂腺和汗腺的萎缩和外分泌功能障碍、皮肤角质层pH的升高导致皮肤干燥、同时透析为肾友脱去了体内多余水分、在透析过程中后期,皮肤细胞中的水分失衡现象尤为明显、此时的瘙痒程度也比较重。
毒素蓄积
透析虽能清除患者的部分毒素、却无法完全替代肾脏的排毒功能。常规的血液透析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素和水分,对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不太理想,患者常因二价离子的增高而存在高钙血症、高镁血症、高磷血症,而这将会促使中分子毒素蓄积,进而造成严重的皮肤瘙痒症状。另外,瘙痒的易感程度和严重程度与血液中肌酐水平和尿素水平呈正相关。
过敏反应
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是因为透析器材内含有环氧乙烷等消毒剂,可刺激透析患者的脾、骨髓及皮肤内肥大细胞增殖,导致血中组胺浓度增高而诱发皮肤瘙痒。
营养不良
透析不充分常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长期的低营养物质摄入量会导致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缺乏,皮肤角质化明显和易敏性增加。
钙磷控制不佳
肾病患者常因钙磷控制不佳,进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血液中PTH浓度升高,长期高浓度的甲状旁腺素可刺激皮肤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促进钙盐和镁离子在皮肤中沉积而导致皮肤瘙痒。
个人卫生
部分导管患者因担心弄湿导管敷贴导致感染,或因行动不方便而不敢洗澡、导致皮肤藏污纳垢引起瘙痒,实际只要做好防水措施,携管患者也能安安全全洗澡。其次某些含化纤织品的衣物、床单因其透气性、吸汗性差,刺激皮肤而引起瘙痒。
其它疾病
肾病患者常伴有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都可使肾病患者体内毒素分子堆积,引发瘙痒。
皮肤瘙痒的缓解方法
低磷饮食
患者以新鲜蔬菜、食物为主,饮食以清淡、营养均衡、易消化为主。少食加工类食物,此类加工食物的添加剂多且磷含量高,磷的摄入增加后容易诱发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瘙痒。含磷较高的食物,有罐头、火锅、内脏、坚果、杂粮等。如高磷血症控制不佳,可根据医嘱,服用降磷药物,如司维拉姆、碳酸镧咀嚼片、醋酸钙等。
规律、充分的透析
尿毒症患者肾功能衰竭,需要通过充分透析,将钙、磷酸盐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并定期检测。一周三次,每次4-5小时的规律透析,透析时可以利用高通量透析器或行血液滤过或行血液灌流来降血磷,定期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蛋白质结合类毒素,对缓解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还可考虑用免疫吸附,将体内的大分子清除,有利于缓解症状及促进病情好转。选择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透析膜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
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痒的药物,口服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钙片等,外用的止痒药可选择炉甘石洗剂等。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引起不良影响。
皮肤护理
局部保湿:使用有保湿润滑剂(润肤露、保湿霜等)、他克莫司软膏和盐酸普莫卡因洗液等外用药物局部保湿。每天睡前涂抹肌肤,不仅能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还能减少皮肤表面水分蒸发,达到缓解皮肤干燥的作用。
控制沐浴次数:瘙痒的患者皮肤脆弱敏感,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不要过度搓洗皮肤,不洗冷水浴,选择温水洗浴,搭配温和滋润型沐浴液。
适度搔抓:使用指腹轻轻搔抓,避免过度刺激皮肤。
衣着舒适:不着羊毛材料的贴身衣物或化纤内衣等易引起瘙痒刺激的材质,衣着易宽松。
中医治疗
中医对尿毒症病人瘙痒的诊断与医治方面另辟蹊径,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证明其有确切疗效。治疗手段包括针灸、穴位按摩、耳穴贴压、中药药浴、中药熏蒸等。
生活护理
室温以患者自觉凉爽为宜;秋冬及干燥季节可增加患者所处室内环境的空气湿度。
保证充足的营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浓茶或咖啡。
皮肤瘙痒的患者需要注意放松心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于血透患者而言,皮肤瘙痒不仅是一种症状,更是身体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关注身体情况。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的细心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血透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是长期的,需要携手医疗团队共同努力,让透析患者感觉更加舒适。
(曹晓燕 刘加会 王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