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低、骨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系统性骨骼疾病。它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因为不良生活习惯或其他疾病而受到影响。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低体重、高龄、月经初潮来得晚、绝经比较早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此外,以下情况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吸烟、酗酒;钙摄入不足;缺乏运动;长期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抑制药物、苯妥英钠、促性腺素释放素激动剂、芳香酶抑制剂等);有炎性疾病或脆性骨折史;绝经后女性。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患者的年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常用的药物包括: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有助于维持骨骼的矿物质含量。
破骨细胞抑制剂:如双膦酸盐,可减少骨吸收。
成骨细胞促进剂: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可促进骨形成。
其他药物:如降钙素、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生物制剂等。
●这样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药物治疗。除了补钙和晒太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检查也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措施。
1、补钙:正确选择和补充钙剂
人体对钙的需求需要通过饮食和补充剂来满足。富含钙的食物包括酸奶、乳酪、豆腐、黑芝麻、紫菜等。
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可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钙剂。
一般来说,每天补充元素钙1000毫克即可,但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和孕妇需要适当加量,但不建议每天超过2000毫克元素钙。
2、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建议每天晒太阳20分钟左右,裸露四肢背对阳光,避免眼睛和皮肤灼伤。户外活动时间少的人群、老年人、孕妇及儿童,尤其需要注意多晒太阳。
3、补充维生素D:确保足够的摄入
维生素D不仅能促进钙的吸收,还对骨骼强度、细胞生长、神经肌肉功能和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普通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为每天20微克(800国际单位),最多不超过40微克。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如骨化二醇和骨化三醇)属于药物,需根据医嘱调整剂量。
4、合理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特别是负重运动(如步行、慢跑、跳绳等)和抗阻运动(如举重、俯卧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来自:健康中国) 胡程利 整理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