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肌”不可失,一起认识和防治肌少症

2025-01-17 11:10:58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经常听到老人们说,哎呀,人老了不中用了,这两年干什么都没以前有力气了,有时候连瓶盖都拧不开。也有的老人说,腿上的肉越来越松,还总摔跤。老人们都认为是自己上岁数了,很正常,其实,这可能是一种疾病的征兆:肌少症。原来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但“老来瘦”就意味着“老来寿”吗?科学证实过瘦未必是好事,过瘦不一定是健康的表现,也有可能是患上了“肌少症”。

  什么是肌少症?

  它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肌肉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 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50岁后骨骼肌量随增龄、疾病而丢失,50岁后每10年下降15%,70岁后每10年下降30% ,虽然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但它并不属于正常衰老的一部分,而且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因此值得大家高度重视。

  肌少症主要表现:肌肉力量下降:表现为乏力,抬重物、上楼梯困难等;肌肉量减少:表现为体重下降、四肢肌肉萎缩等;运动能力下降:如走路缓慢、害怕跌倒、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购物、洗澡、如厕)愈发困难。

  肌少症的危害有哪些?

  跌倒风险增加:肌量减少,下肢力量下降,站立不稳,易跌倒。

  易发生骨质疏松或者骨折:肌量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率上升;肌力下降,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下降,易发生骨折。

  老年人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肌少症的老年人,活动能力和体力不断下降,导致老年人久坐在家,不愿出门社交,活动减少,逐渐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住院和死亡风险。

  与慢性病不良预后相关: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心力衰竭等临床疾病不良预后相关,会延长我们住院时间,增加我们的医疗费用,机体的抗击打能力减弱。

  如何识别肌少症?

  “指环实验(finger-ring test)”法,即用双手拇指与食指环绕小腿最大周径,检查小腿围与自己手指环间空隙大小进行判断,空隙越大肌少症风险越高;

  测量小腿围,使用非弹性带测量双侧小腿最大周径,当男性<34cm,女性<33cm时,可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筛查。

  使用电子握力计,左右手分别测量3次,取最大值,男性<28kg,女性<18kg——阳性;因其他原因无法测握力时,可使用5次起-坐试验,总共所需的时间>12秒——阳性。

  6米步速:以正常速度走6米,行走2次,取最好成绩,步速<1.0米/秒——阳性。

  使用人体成分测量体表肌肉含量(SMI),计算四肢骨骼肌量男性<7kg/m²或女性<5.7kg/m²——阳性。

  如何防治肌少症?

  营养干预推荐老年人增加含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蛋奶、鱼虾、黄豆、花生等,肌少症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g/kg/日,其中动物蛋白等优质蛋白质比例须达到50%以上。可每日额外补充两次乳清蛋白,每次15-20克,对于预防肌肉衰减和改善肌肉力量和强度有良好作用。

  运动干预成本低,效果显著,早期有效干预能够预防、推迟、治疗,甚至逆转肌少症的发生,包括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平衡训练。推荐以抗阻力训练为基础,频率为2~3次/周,每次30分钟以上,至少持续8周。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慢跑、太极拳、游泳、瑜伽;抗阻运动可选择:哑铃、弹力带、板凳深蹲;平衡训练可选择:单腿站立、坐立坐训练、倒退走。

  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证的临床用药。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肌肉获益,例如维生素D、抗氧化剂等。

  积极控制慢性病慢性疾病往往伴发炎症反应及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效控制慢性疾病可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保持肌肉容量,维持肌力和肌肉功能有重要作用。

  (曹晓燕 屈海洋)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