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贫血程度这样判断:
贫血的国内标准即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20 g/L,非妊娠女性<110g/L,妊娠女性<100g/L;轻度: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血红蛋白下限值至90g/L;中度:血红蛋白60~89g/L;重度:血红蛋白30~59g/L;极重度:<30 g/L。
缺铁性贫血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轻度的缺铁性贫血不会引起并发症,但如果不及时治疗,贫血会加重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
心脏问题: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心跳加快甚至心力衰竭;孕期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婴儿风险升高;生长发育问题:在婴儿和儿童期,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此外,缺铁性贫血还与感染风险增加有关。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铁需求增加:婴幼儿、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妊娠期妇女尤其是中晚期,分娩失血、哺乳期女性。
铁摄入减少:营养不良、节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如素食者),大量摄入浓茶、咖啡,口服钙剂。
铁吸收减少: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小肠切除术后、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
慢性失血:胃肠道良恶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痔、子宫肌瘤/腺肌症,使用宫内节育器,长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治疗原则及饮食指导
治疗病因。首选口服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铁等,按医生嘱咐服药。贫血纠正后需至少继续口服3个月左右以补足储存铁。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口服铁剂期间,不要饮浓茶、咖啡等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按元素铁60 mg/d口服补铁,必要时可延续至产后。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应从4周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2 mg/kg元素铁,直至一周岁。
足月儿、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足月儿从4月龄开始补铁,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元素铁。
注意事项
餐间服用铁剂,可缓解胃肠道副作用。
同时口服维生素C以促进铁吸收。
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及检查。贫血不可怕,正确应对是关键。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