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逐渐转寒,血管会因为温度的降低而收缩,硬化程度严重的往往受到的影响更大。因此每到这个季节,心脑血管疾病会迎来一个发病小高峰。为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很多老人也会未雨绸缪,选择在此时去医院输液疏通血管。那么,冬季输液通血管真的行得“通”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杜美玲。
“有研究显示,相较于其他季节,冬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高出约20%至30%。”杜美玲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如下几个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为了保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血管收缩会导致血压偏高,增加心脏的后负荷;寒冷会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冬季人们往往倾向于摄入更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导致胆固醇增高,进一步加重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寒冷季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对于心功能差的人来说,呼吸系统的感染也更易诱发急性心衰、心律失常等,进一步加重缺血,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冬季输液通血管真的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对此杜美玲表示,因为所输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该做法可能有短暂效果,但一旦药物完成代谢后,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很多患者认为输液可以“冲洗”血管,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实际上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是血管壁中沉积的脂质物导致的,不是血管中的血液问题。因此依靠输液“冲洗”血管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此外,输液通常只是特定情况下(如急性发病或病情恶化,或突然出现的胸痛、呼吸困难、头晕、肢体无力等,可能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征兆时)作为一种快速给药和治疗的方式,切不可盲目使用,否则一旦血管内皮受损,可能引发血管炎症、血栓形成等问题;老年人心肺肝肾功能差,过多输液也会增加脏器负担,甚至诱发心衰。此外,输液需要穿刺皮肤和静脉,会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并发症。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坚持口服药物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杜美玲建议,与其选择输液通血管,减少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倒不妨广大老年人群从改善生活方式、注意保暖防寒、定期监测与用药等方面入手,做到: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保持营养均衡。减少高盐、高脂和高糖食物的摄入,控制进食的量,减少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生。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外出锻炼。运动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建议在温暖的室内进行运动,或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室外散步。每天可进行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一般不少于3次,每次持续20—40分钟为宜。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注意保暖防寒。患者应加强保暖措施,适时增添衣物,特别是保护好头部、颈部、胸部和手脚等易受寒部位。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尤其避免在寒冷的大风天气外出活动,以防诱发不稳定性心绞痛。
定期监测与用药。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记者 胡程利 通讯员 吕利雅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