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根据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降压治疗对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作用,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大型临床试验中发现,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积极长期的达标降压治疗,可以使脑卒中的风险下降42%、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6%、心力衰竭的危险下降29%、所有心血管的危险降低31%。同时在近期公布的国际临床试验结果中发现钙离子拮抗剂、ACEI这两类药在降低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较好。
脑梗死什么时候降压
脑梗死急性发作初期,需要保证一定程度的血压升高,有助于通过侧支循环增加梗塞区的血流量,减少神经细胞的坏死。这个时候如果血压过低,医生会通过补液和药物来使患者血压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此时如果过度降压处理,则会加速梗死区的神经细胞死亡,要慎重降压。
急性脑梗死的血压控制
脑梗死急性发作时,血压未超过200/110mmHg,也没有进行性的持续增高,需密切观察,暂时不降压处理,但是如果血压过高,或是持续上升,或合并并发症,患者不能耐受,此时则需要进行缓慢降压治疗,避免血压降过快,应密切监测血压及病人状态。如果需要溶栓治疗,需要把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才可以进行,避免血压过高引发脑出血。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重新常规降压治疗,此时降压可改善脑水肿症状,减少脑梗死之后继发的脑出血机率,减轻脑血管损伤。
日常血压怎么控制
脑梗死急性期过去之后,仍需要恢复对血压的控制。导致脑梗死两大主要因素,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溃,二是房颤导致血栓脱落。都与高血压相关。部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脑动脉狭窄,如果血压过低就会影响供血。所以脑梗死患者在进行降压治疗时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服药,缓慢降压。比如初始血压180mmHg的患者,可以将血压降至170mmHg观察一两周后再降至160mmHg,再观察一两周,再降至150mmHg。直至降至正常范围。此时患者不耐受出现头晕、黑蒙等缺血症状时,需要把血压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即可。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管理已取得很大进展。严格的血压控制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病情稳定患者再发脑卒中的概率。但尚在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是否对出血型和缺血型脑卒中均有益,以及血压处于何种水平有益等问题仍待进一步研究。脑卒中有多种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治疗也不尽相同。临床实际工作中,要以指南为依据,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个体化合理地控制血压。(王利军 李海帆)
医生介绍:李晓娟,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内儿科医师,毕业于河北北方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擅长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