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老年患者远离肺炎误区

2024-11-13 09:23:0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老年肺炎患者常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被误诊,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此则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

  误区1:咳嗽剧烈等于肺炎。

  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咽部或扁桃体存在炎症,也会出现剧烈刺激性咳嗽,嗓子会有痒感或异物感,但是咳嗽痰音较浅,而肺炎患者与这些情况的不同就是咳嗽痰音比较深,即使患者进行深呼吸,也会出现剧烈咳嗽,而且痰音非常明显。另外还要注意与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慢性咳嗽区别。

  误区2:痰多了等于肺炎。

  其实不然。部分老年人,特别是脑血管病后的老人,不会主动排痰,在其感冒的情况下,咽喉及气管中会存在鼻腔分泌物,进而给医护人员一种错觉,认为患者痰很多。

  误区3:发烧时间长等于肺炎。

  不是一发热就会得肺炎,一些其他因素如肿瘤、风湿免疫病、体温调节中枢异常等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发热。很多病毒感染24小时就可发展到严重的肺炎,患者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如缺氧、憋喘等,而部分老年肺炎患者不一定会出现发热。

  误区4:症状好转就停药。

  在服药期间,服用一两次,在退烧或症状减轻的情况下,患者就停药,主要担心“是药三分毒”,认为症状好转时就可不再服用药物。专家表示,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不同的药有不同的疗程,在用药治疗时,必须向医生询问清楚或查看说明书,不能擅自做决定。

  误区5:可以随意换药。

  药物对有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间。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3天以上才能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专家提醒,患者必须注意,在病情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服药,不能随意更换药物。

  误区6:输液比吃药“力度大”。

  很多患者存在输液比吃药“力度大”的看法,专家表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只要选对口服药,是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的。诊疗规范要求,对存在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因素致难以口服药物的患者,才考虑输液。

    (曹晓燕 整理)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