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该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可导致疼痛和残疾,严重时会截肢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主要危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社会的一种沉重负担和一个真正的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每30s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遭受截肢;
预后堪比癌症,生存率很低,3年以内的累计死亡率高达28%,而截肢患者则接近50%;
50%-70%的下肢截肢与糖尿病有关。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患病率4%~10%,由于糖尿病年轻化和老年人患病增多,糖尿病足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我国糖尿病患者中,50岁之上患糖尿病足的数量约有9%。
病因及典型症状
糖尿病足是长期慢性高血糖的糖毒性作用下形成的下肢神经、血管病变的结果,好发于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做过下肢截肢手术的糖尿病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过紧的鞋袜、缺乏运动、鸡眼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糖尿病足有哪些典型症状?糖尿病足的患者轻者会出现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重者可能出现足部溃疡、坏疽。部分患者会出现心血管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病变等,严重者还可并发糖尿病足骨髓炎、坏疽。
诊断标准和治疗
既往血糖过高,并出现糖尿病足的典型症状,感觉异常、足部畸形、足部溃疡、坏疽等。
一般体格检查出现周围神经以及外周血管的异常,腘动脉及足背触诊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足部X线有骨质破坏,细菌培养出现阳性结果,血管超声明确足部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即可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活血化瘀、抗感染、抗凝、抗聚、抗动脉硬化、改善血供、营养神经、降糖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包含以下几种:
清创术:适当进行清创术,可有效去除坏死组织,有助于保全肢体,适用于糖尿病足溃疡感染患者。
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段,对患者损伤小,适用于伴有其他疾病、免疫力低下、年老的患者。
截肢术: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后在正规、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行截肢手术。适用于出现严重坏疽、肢体坏死、感染的患者。
创面修复:可采用湿性敷料、封闭式负压伤口治疗、富血小板血浆等方法促进创面修复,加速创面愈合。
重点人群早预防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进行首次筛查。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每年筛查一次。有高危足危险因素者:需要3-6个月复查。这些重点人群的主要预防措施包含以下几点:
合理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等基础病。
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每天检查鞋袜,避免过度挤压足部。
洗脚需用温水(水温一般约40摄氏度,不超过40度为佳),时间不应太长(不超过13分钟),边泡可边加温水。用手或温度计测试水温后再洗脚,因为多数患者有足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下降。
加强足部皮温、颜色等的监测,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双下肢膝关节以下部分的彻底查体,对于高危人群应更为频繁。
糖尿病足的治疗涉及到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感染科、营养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我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张家口地区糖足事业,目前由专业医疗团队打造“一个科室完成多学科综合管理效果”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从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病治疗,到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再到清创换药、下肢动脉介入手术、截趾术、负压吸引等创面修复,以及门诊换药等综合管理。可以实现对糖足患者的全面、系统、连续的治疗和管理,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另外,我科目前特聘国内周围血管病顶级专家-原北京西苑医院周围血管科庄百溪主任每月坐诊、查房、指导手术,大大提高了缺血性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水平,为就医难患者提供了更多福音。
总之,患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通过血糖控制、足部护理、神经血管保护、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等手段,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糖尿病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
(曹晓燕 屈海洋)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