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前我国慢阻肺患者已超1亿,其中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阻肺,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致死疾病。尽管患者人数众多,但国人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却仅有0.9%,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也相对较低。所以有必要加强科普宣传,以了解慢阻肺病因、症状、治疗、预防及日常注意事项。
慢阻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晨间咳嗽比较明显,夜间阵咳或排痰,症状随病情发展可终身不愈。咳痰。一般为白色粘液或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晨在剧烈活动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和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喘息和胸闷。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肌肉萎缩、精神抑郁等全身症状。
为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应做到:戒烟。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应尽早戒烟,避免被动吸烟。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如粉尘、烟雾等。防治呼吸道感染。积极防治婴幼儿和儿童期的呼吸系统感染,减少以后慢阻肺的发生。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定期肺功能监测。对于有慢阻肺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
一旦发生慢阻肺,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吸氧和机械通气、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戒烟是首要措施,同时应脱离粉尘等污染环境。家庭吸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可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氨茶碱等支气管舒张药,以及氨溴索、羧甲司坦等祛痰药。长期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急性加重患者也可应用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肌肉训练、呼吸生理治疗等,有助于改善活动能力和提高生存质量。
吸氧和机械通气:发生低氧血症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少数有特殊指征患者的治疗,如肺大疱切除术、肺移植术等。
总之,慢阻肺虽然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通过规范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慢阻肺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尤为重要,希望广大患者和公众能够加强对慢阻肺的认识和了解,共同关注和守护呼吸健康。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