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不吸烟不喝酒,30岁突然确诊“癌王” 医生: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2024-10-28 09:46:49  来源:健康时报

  生活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胰腺癌”,由于其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容易扩散转移,因此也被称为“癌症之王”。

  但在很多人传统观念中,胰腺癌患者往往是每天吸烟、喝酒等。然而,近日这位年轻人才30岁,既不吸烟也不喝酒,也突然被确诊为胰腺癌。医生却说,他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这个吃饭习惯害了他

  据潮新闻客户报道,今年30岁的赵磊(化名)平时不抽烟、不喝酒,除了平时喜欢美食外,也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但最近半年来,他却经常肚子痛,除了有脂肪肝,还有慢性胰腺炎,胰管内还有结石。

  在手术取石检查时,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杨祺俊发现了“意外”,赵磊的核磁、病理穿刺等各项检查指向了同一个结果——“胰腺癌”。

  杨祺俊医生在进一步了解赵磊情况后,发现了原因所在。虽然赵磊没有家族史,也不抽烟喝酒,不接触化学物品,但唯独喜爱美食,经常暴饮暴食。有时候为了缓解精神压力,热爱美食的赵磊会选择用“吃”,来满足口腹之欲。红烧肉、炸鸡、火锅、烧烤、榴莲、蛋糕……全都是他的最爱,大快朵颐后总能带来超强的精神满足。

  然而,这个看上去没啥“危害”的爱好,偏偏就是最大的问题。杨祺俊医生表示,胰腺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种各样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暴饮暴食会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内的压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

  这些消化酶进入胰腺和周围组织,可以消化自身组织,进而导致胰腺损害和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就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要想活得好 千万不要吃太饱

  “要想活得好,不要吃太饱”,顿顿吃得太饱、暴饮暴食对寿命也会有不利影响!2019年,《自然·代谢》期刊上刊发了一项实验研究发现:适当少吃点可以极大地延长寿命,并改善代谢健康。相反,如果长期吃得太饱会影响代谢健康、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对800只成年小鼠进行饮食实验,将小鼠的饮食习惯从“随意的吃”改变为“限制少吃”。结果发现:

  1. 成年小鼠从“限制少吃”转换到“随意地吃”,它们的肚子越来越鼓,死亡率也会急剧增加。

  2. 将成年小鼠由“随意的吃”改为“限制少吃”后可以大大延长寿命并改善代谢。研究发现将小鼠进食量减少40%(相当于六分饱),则它们寿命会大大延长。

  过去老一辈人经常说,“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这项研究也确实证明了,平时吃太饱不仅容易长胖,对身体健康和寿命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

   

  长期吃太饱对身体的影响很大

  经常吃得太饱,除了短期的痛苦和不适,更严重的是身体的长期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

  1. 胃部:被撑大了

  首先是胃,被撑大不说,还得分泌大量的胃液来消化食物。被撑大的胃,加上过多的胃液,很可能影响到食管下端的开关,从而导致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胃灼热,也就是常说的“烧心”。

  2. 胰腺:加倍分泌

  其次是胰腺和肝脏,不得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消化酶和胆汁来促进这些食物的消化。

  3. 肠道:加班消化

  最后是肠道,不仅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还不得不去吸收过量的营养。肠道菌群也得加大工作量去消化食物。

  4. 肥胖:引发疾病

  长期吃过饱,意味着长期摄入过量的营养,很可能引发肥胖。而肥胖是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死亡风险,比如: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认知功能障碍。

  此外,长期吃太饱,会扰乱人体对食欲的调节,导致人陷入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中。

   

  记住6个避免吃太饱的方法

  1. 尽可能少吃让自己吃太多的食物

  这里要注意不是完全不接触。比如平时总是爱吃冰淇淋,突然立下“以后再也不吃冰淇淋”的誓言基本也不太可能实现,还容易让你产生一种被剥夺爱好的感觉,更容易陷入暴饮暴食。

  2.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的食物

  蔬菜、全谷物等都富含膳食纤维,这类食物更容易产生饱腹感,这样吃其他食物的机会自然而然就少了。

  3. 细嚼慢咽,给大脑一点反应时间

  狼吞虎咽吃东西,一不小心就会吃多了。通过细嚼慢咽,可以多给大脑一点时间,让大脑能第一时间知道“你已经饱了”。

  4. 按时吃饭,避免太饿引起的暴食

  按时吃饭,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能避免太饿导致的暴饮暴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饮食。

  5. 找到其他解压方式避免暴饮暴食

  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并且找到其他可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听音乐等等,避免情绪性暴饮暴食。

  6. 记录自己每餐的食物和情绪变化

  通过“食物日记”的方式,可以做到自我监控,也有利于发现暴饮暴食的触发食物或者触发因素,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

  (健康时报)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