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警惕!进入高发季,严重可致死!

2023-04-11 09:43: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近日,江苏南京,郑女士带儿子豆豆爬山后发现,豆豆头上出现一个小黑点,经诊断是被蜱虫叮咬

  医生提醒,随着气温变暖,蜱虫进入活跃期,多藏身于草丛、灌木中。若感染蜱虫病会导致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恐致命。因此,出游时应注意扎紧衣领、袖口、裤脚等,接触小动物也应注意防范。一旦被叮咬,不要生拉硬拽,尽快就医处理。

  4月7日,安徽疾控发布最新提醒:户外游玩、劳作时定要警惕草地、茶园、灌木丛中潜伏着的蜱虫。因为小小的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由蜱虫叮咬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也进入了高发季节。

  每年不少地方都会出现

  一些被蜱虫叮咬的案例

  据报道,2022年5月,在河南信阳市潢川县,有三位老人都因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而不幸病逝,而他们都曾为一名此前去世的感染者净身。

  由于处理尸体而造成的继发感染,也有先例。2018年5月,同样是河南信阳市,也曾发生过一起蜱虫中毒家庭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确诊后,在住院和死亡期间,共有5名家庭成员参与了护理和遗体处理,其中3人被传染,但好在经过治疗后痊愈。

  “草丛里的吸血鬼”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夏季是蜱虫繁殖活跃的季节。蜱携带和传播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上百种病原体,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森林脑炎、莱姆病等,也是继蚊虫之后能引起人类疾病数量排位第二的媒介生物。

  蜱虫咬人为什么这么危险?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徐昌盛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蜱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蜘蛛的亲戚,外形类似蜘蛛,成虫有八足,体长不超过一厘米,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它的真正危害在于可传染某些疾病。

  蜱虫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来自其他动物的多种病毒。如果携带有某些病菌的蜱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蜱虫病”全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器官衰竭然后死亡。

  此外,蜱虫还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无论是幼虫、若虫、成虫均能吸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颖颖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解释,蜱虫吸血时,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肤上,受到惊吓也不离去。

  遇到蜱虫咬人该如何处理?

  1、不可硬拽、死捏

  一旦发现身上有蜱虫,千万不可用硬拽、死捏、火烧等方式,因为蜱虫的嘴巴有倒刺,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折断蜱虫的口器,刺激蜱虫分泌更多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要及时就医处理。

  2、可用酒精或烟头

  发现有蜱虫叮咬皮肤,可以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下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

  把蜱虫取出后,再用碘酒或者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3、去草丛时穿长袖长裤

  蜱虫非常钟爱草丛、灌木丛、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有的还会藏在人或动物的毛发中。因此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可以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不要穿凉鞋。

  4、防止人与人传染

  河南省疾控中心提示,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医护人员、患者的陪护人员等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

  5、有不适快就医

  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吴卫华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或者钻入过深,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

  被蜱虫叮咬后,如果携带疾病,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若有高烧不适等症状,尽快去医院检查。

  蜱虫预防要点

  1、在出门前首先建议避开蜱虫的活动场所和活跃时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可穿着浅色衣物,并将驱避剂喷洒裤子、暴露的腿脚、胳膊等皮肤。

  2、进入草丛、灌木丛等处应穿长袖长裤,并系好鞋子,扎紧袖口、领口和裤脚口做到“五紧”。

  3、同时回家后,应注意检查衣物,尽早洗澡,及时发现可能附着于衣物或皮肤上的蜱虫。

天气渐暖

大家出门踏青一定要小心

转发提醒更多人注意!

编辑:张寒冰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