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疗健康 > 健康生活

儿童科学防护 家长要留神这些细节

2022-10-26 19:17:5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核心提示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儿童是易感人群,做好科学防护至关重要。市第一医院儿一科主任王利红针对戴口罩、营养、运动等方面的科学防疫知识,为家长和孩子们答疑解惑。

  市第一医院儿一科主任王利红(左)研究疑难病例

  家长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孩子的免疫力比较薄弱,如果需要带孩子去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都应当给他们戴好口罩。王利红提醒,居家要勤洗手、多通风,调整好作息时间,营养膳食、适当运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孩子戴口罩有“讲究”

  王利红介绍,儿童要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但是,儿童的脸型相对小一点,尤其是低龄儿童,家长一定要买适合孩子的儿童专用口罩佩戴,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儿童口罩技术规范》中提到,考虑到3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性,将儿童口罩的适用对象年龄界定为3至14岁的儿童,根据口罩功能及使用场景分为儿童防护口罩(F)、儿童卫生口罩(W)。她提醒,婴幼儿戴口罩家长得注意观察,特别是1岁以下的婴幼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够完善,戴口罩会令他们呼吸不顺畅,有缺氧的风险,不适合戴口罩。因此,建议婴幼儿应尽可能居家减少外出。

  孩子天性好动,小手喜欢到处摸索,如果摸过口罩被污染的外侧,就可能沾染上口罩外层的细菌和病毒。再揉眼睛、触摸口鼻时,就可能将细菌和病毒带入体内。因此,家长要叮嘱孩子,佩戴口罩时,不要随意触摸口罩,也不要揉眼睛、摸面部其他部位。如果口罩被口水打湿,也会影响防护效果,家长不妨经常检查孩子口罩,及时给孩子更换口罩。

  王利红为患儿认真检查

  

  

  勤洗手多通风

  “做好个人防护,除了科学戴口罩,还要勤洗手、多通风。”王利红表示,和孩子玩耍、抱孩子之前一定要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回家时应该把外面穿的衣物换掉。教导孩子注意卫生,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爱卫生的习惯,及时洗手或者用免洗消毒液消毒,应常备75%的酒精棉片或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让孩子在不方便洗手时也能保持手卫生。

  同时,家里定期的通风,一般每天要定期通风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钟。通风时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先离开通风的房间。

  调整作息时间

  “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对提升孩子的免疫力起到重要作用。”王利红介绍,开学后孩子们面临学业压力,更要保障睡眠时间,才能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青少年睡眠建议时长:小学生每天应睡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保证卧室安静、无光照、温湿度适宜,保障每日睡眠质量。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愉悦。

  饮食营养均衡

  她提醒,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特殊时期更要注意膳食,保证儿童青少年营养均衡和身体健康。

  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食物种类要多样,荤素搭配;采用家庭分餐制,不与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吹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

  加强营养。充分的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机会。

  注意食品卫生。肉蛋类食物烧熟煮透,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开。不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科学适量运动

  儿童以居家运动为主,按照安全、科学、适度、多样化的原则进行锻炼。此外,儿童在家不可长时间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

  儿童运动量要适度,以中低强度为主,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要注意休息。建议上午、下午和晚上各进行15~20分钟的居家锻炼。

  儿童以灵敏、柔韧、协调和平衡练习为主,青少年可以加入速度和心肺耐力练习。

  自我健康监测

  “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适龄无接种禁忌的学生应积极接种,更好地预防传染病。”王利红介绍,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防疫知识,调整好情绪,保持心态稳定,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学习更多防护知识。

  王利红提醒,家长和孩子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曹晓燕 屈海洋

  【出诊信息】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岀诊地点:市第一医院东院区6号楼3楼5诊室

  咨询电话:15031334166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