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 促进就业创业,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路径,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近年来,我市残联创新工作模式,指导用人单位实现“因人设岗”“以岗适人”,扎实落实残疾人各项优惠政策,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个体就业创业、居家灵活就业等多种形式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助力残疾人回归社会,实现稳定就业和自身价值提升。
出台政策推动就业落实。市残联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建设的意见》,持续加大我市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计划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安置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就业形式多样、辐射带动全域的残疾人就业工作格局。近年来,以“三基地一工场”为平台,安排640多名残疾人实现集中就业和辅助性就业。
抓实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市残联系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和分班次“麻雀战”的培训方式,邀请技术专家围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对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让农村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实用技术,走上自强创业之路,改善家庭生活;精准开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举办盲人按摩、手工艺品制作、陶艺、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培训班,让城镇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促进有效就业,真正实现残疾人培训工作“城镇面向就业,农村面向脱贫”的目标。全市创建国家、省、市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0家,累计免费培训城乡残疾人3万余人,2.4万余人实现就业。
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实施残疾人就业帮扶工程,通过对残疾人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维修、加工业、医疗机构等进行扶持,1752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通过推荐高校残疾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44名残疾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互联网项目等其它就业模式,346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居家就业;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120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扶持盲人开办按摩店,73名盲人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及辅助性就业机构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640人;通过分散按比例就业1411人;通过其它方式灵活就业6706人、公益性岗位就业324人;通过农村从事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就业24686人。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