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 张家口社会

【我们的节日】最绚人间花灯节

2022-02-15 10:17:3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网讯:赤橙黄绿青蓝紫,所有的色彩全部在元宵夜喷发了出来。元宵灯节,这种民间的绚丽文化狂欢形式,穿越数千年的时空,蕴藏着深厚的华夏内涵,脱落成诗词歌咏,在汉唐元明清的典籍中书写记忆,灿烂到今。

image.png

  灯节又名元夕节、上元节。人们喜爱灯节,自发地创造出扭秧歌、舞龙、耍狮子、划旱船等许多形式庆祝。两千年来,闹元宵挂花灯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百姓徒步观灯,簇簇拥拥,挨挨挤挤;大街衣角联袂,灯下摩肩接踵。 挤掉鞋的,扯丢帽的,人潮似波涛般一浪浪涌起,欢声笑语在街衢此起彼伏……

  ◎杨素梅 (涿鹿)

  灯节 灯官

image.png

image.png

  旧时民间富户都会主动出来做公益,寺庙也会承头为民众服务,出力出资。 原市民俗作家杨畅老先生在他的 《张家口民俗》一书中记:组织灯节活动的社团名“三官社”,还要选出有威望的人当社头, 负责请人当灯官、筹集资金、购买用品、迎来送往。 灯官不是一般人可以当的,必须家庭和睦,三代同堂,是儿女齐全的五福老人, 还要有文化,好口才,人缘广。 灯官定好后,由社头带着点心与灯官穿戴的衣帽官袍上门请其走马上任。灯官七品官打扮, 骑马或坐轿,轿子没有顶,用一把旧式椅子绑在长杆上,四个人抬着,前面鸣锣开道, 后边有执事打着伞护卫,两边四个衙役,两个背大印的侍童,威风凛凛。 灯官一直跟着闹社火的队伍,训导那些不守规矩的人。 灯做得好的有赏,有不挂灯的人家,灯官就要让衙役把户主叫到面前,给他们唱“四句”。比如:“新正上月喜事来,你不挂灯太不该; 若要让我道四句,罚你十个砍山柴”。说得人们哄堂大笑,被训导的人也一起笑。

image.png

image.png

  灯节其间的灯官权力比朝廷命官还大,三天里灯官见了命官不下轿参拜,对方还得给灯官让路,与民同乐。 正月十六社火结束,秧歌队和灯官都要到寺庙烧香磕头。 然后把灯官送回家,灯官的儿子要跪着给父亲脱官靴官服换便装,秧歌队在院里表演一番,感谢这届灯官的尽职尽责。

  秧歌 高跷

image.png

  别看灯节社火队敲锣打鼓,穿红戴绿地嘻嘻哈哈走过,其内容也是有讲究的。《张家口民俗》一书记:队前面是两个穿黄马褂扛杏黄旗打大锣的人鸣锣开道,接着是秧歌头,后面跟着一个丑汉与一个丑婆, 下来是渔婆、兰花女、和尚戏翠柳,孙猴戏八戒,相公爱小姐,楞小子、傻婆子、舞枪弄棍、耍扇玩绢各色人,聚集天下老少男女美丑所有人代表。踩高跷的也不是胡乱瞎走,都表现的是一出出戏剧故事,如《开茶馆》《小放牛》《双锁记》 等,再后面是打着八面大鼓的英俊武士,这种鼓称“崩鼓子”,鼓点铿锵,气势磅礴,最后是灯官与护卫。中间穿插着划旱船、舞龙、跑驴、耍狮子、二贵摔跤、抬阁与背阁等……真是懂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灯阵 烟火

image.png

  十五没灯,祖辈受穷。灯的种类真多,户户挂灯,家家闪亮, 一家比一家奇巧精美, 一户比一户靓丽好看。 还有文化生活活跃的村庄组织摆九曲黄河灯,因为太复杂,从前十多年才摆一次,共360盏灯,纵横19盏, 布成9个方阵,70多个弯, 总长达两里,路不重复,占地两亩。是古代战争留下来的九宫八卦阵法, 又名九曲黄河阵。 凡能顺利从灯阵转出的,本年必顺风顺水,富贵不断头。 人们都要去转一次, 外出的也要专门赶回来转灯。 还有二十八宿灯阵,女娲补天灯阵等,皆是古人留给后世的文明信息,可惜均不知所踪了。

  除此,还有烟火,也是有故事的。 比如蔚县的杆子火,七米高的杆子,十二层烟火,每层一种,层层有名称:童子拜观音、二相公卖水,李三娘推磨、炮打紫禁城……灯山、灯阁、灯坊,老百姓的智慧在这个节日里大放异彩。 狮子灯、龙灯、鱼灯、莲花灯、白菜灯、西瓜灯……匠人们拿出了精湛手艺, 这种巧妙的民间工艺平时难得一见。

  拜年 吃元宵 猜灯谜

image.png

  灯节要互相拜年,从前首先给秀才、 举人等有功名的人拜,为乡绅、地方官们等对地方有贡献人们表演,现在给英烈军属、退伍军人、劳动模范、老干部拜年, 到他们家中敲打一通扭上一阵, 感谢他们为这方山水这方人做了许多善事。 灯节还要吃元宵、猜灯谜(打灯虎)。 灯节,闹元宵、耍社火,展示着漫长的历史,传承着深厚的文化,蕴含着世人的憧憬, 挖掘着埋藏在生活底处的绚彩, 盛开出民族民众心中的万紫千红。

  【专题】网络中国节·元宵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