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元中都遗址
郝燕飞
泥河湾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阳原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泥河湾遗址群、侯家窑遗址、澍鹫寺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阳原玉皇阁、竹林寺遗址、开阳堡),尤以泥河湾闻名世界。近年来,泥河湾遗址群得到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关注支持。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保护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遗址环境整治、展示体系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推动泥河湾遗址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编制完成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科学开展考古发掘,加强对代表性遗址的日常养护,基本实现保护管理信息化建设。 完善遗址群周边绿化、用水、用电、交通等保障措施,夯实了遗址保护基础。全力打造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当前,我们正抢抓“首都两区”建设和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全力打造 “三区一带”(文旅康养产业振兴示范区,生态环境创新治理示范区,园区产业集聚富农强县示范区,桑干河生态经济示范带)。其中“一区”就是依托泥河湾打造文旅康养产业振兴示范区。一方面,加强科研考古和品牌打造。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深化“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成果应用,积极申报泥河湾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另一方面,推进文旅融合龙头项目建设。依托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三马坊温泉等资源,引进宁夏本土文化发展公司,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打造5A级景区。遗址公园景区“五一”已经试营业,泥河湾遗址博物馆项目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同时,遗址公园景区评审前期申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实现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发言者系阳原县委书记)
李鹏举
挖掘和利用独特文化资源
5月1日中午,省委书记倪岳峰抵达张北,下午先后视察调研了义合美新城、德胜村、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夜晚又考察了县城风貌和夜间亮化工作,并走进元中都博物馆调研我县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工作。特别是对“发现元中都第一人”尹自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要求把尹老先生的照片和工作事迹陈列到元中都博物馆。5月2日上午,我受倪岳峰书记委托看望了尹自先老先生;5月7日,尹自先给倪岳峰书记去信,表达了对倪岳峰书记关心关爱的感谢之情;5月10日,收到了倪岳峰书记的回信,我们在转发信的同时,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学习。
当前,我们正在按照倪岳峰书记“要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独特文化资源,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上的特色节点城市”调研指示要求和给尹自先同志的回信精神,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全方位推进元中都遗址的修复保护工程。充分发挥元中都遗址独一无二的元朝皇家都城文化,对遗址内部元代建筑艺术进行全方位展示,找回元代都城的“活化石”。
挖掘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隆起点。一方面沿草原天路生态观光带重点建设红人谷国际影视及电竞运动小镇,在全省首个取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将在6月底举办。
统筹推进“空心村”治理,实现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与乡村振兴隆起带“两带合一”。围绕“一区三带多节点”乡村振兴发展布局,复制推广德胜村发展模式,制定8条优惠政策,推出10个成功案例,将21个村庄的4634亩农村集体闲置土地和4784户空置农宅上线招商。同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对9个乡镇的30个自然村进行整村拆并,腾退土地2917亩。
(发言者系张北县委书记)
尚秀伟
推进文化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
倪岳峰书记给尹自先同志的回信,饱含深情、充满关怀,体现了倪书记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怀。
桥西区紧紧围绕省委 “两翼两区三群六带”发展布局和市委“两核三廊四区”文化旅游空间规划,结合资源禀赋,提出了建设“文化桥西”的发展目标,并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区首要发展产业,全力打造、重点实施,切实以时不我待的姿态,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
按照“文物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树牢规划权威性;突出法制约束性;强化项目时效性。桥西区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张家口市区的发祥地,是张家口的“根”和“魂”。全区现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市区级文保单位12处。近年来,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全力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启动实施了张家口堡近十年来规模最大的综合整治工程,清理重点院落584个,修缮危房222处,谋划建设了“三馆两展”特色展厅,雨污分流、道路铺装等12项基础工程全部完工,26处文保院落完成保护修复立项上报工作。同时,建立了“每日一清”等长效机制,做到了张家口堡每天都有新变化。围绕建设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全面推进片区内长城文化和万里茶道文化文物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充分挖掘大境门和张库大道的历史资源,做好大境门景区一体化建设,实现大境门、张家口堡错位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抢抓“后冬奥”机遇,以打造“张家口堡+大境门+张库大道”为主的“大好河山”文化传承展示核为重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言者系桥西区委书记)
冀晓东
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我就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特别是加快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作一个简要汇报。
我市素有“历代长城博物馆”的美称,我们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张家口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完成来远堡堡墙保护修缮工程,实施的来远堡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工程、大境门长城博物馆展陈布展工程、新寺遗址保护棚(万里茶道文创展厅)建设工程完工。筹备成立张家口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中心。
我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围绕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为全国各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启发和参考的体系模式,对其他地方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参考、借鉴、指导作用,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增强了我们更好推进大境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各部门协调配合,为我们做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支持和帮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财政局、自规局、住建局、编办等相关部门,特别是桥西区和建发集团都给予大力支持。
2022年,我们将围绕“四个坚持”重点推动实施“1122”(1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张家口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1条长城风景道赤城示范段建设,2个公园,来远堡遗址公园和万全右卫长城主题文化园,2个博物馆,大境门长城博物馆和万全长城卫所博物馆布展)六大精品项目建设,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张家口段打造成为文物保护示范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示范带,基本形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
(发言者系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尹自先
历史文化研究事业大有可为
1980年3月, 我被分配到原张北一中任教。当年暑假,我对张北县境内的白城子考察。当时砖头瓦块遍地,不在少数的琉璃瓦,台基上好多残断的汉白玉石雕,刻纹的,雕兽的,最少有五六个柱础半掩在土中,没人捡,老百姓也不稀罕它。这是“北羊城”……暑假将尽,我又去了一次,问询了几个老农,那时里面还种庄稼。
我写了点东西,题目是《元代中都白城子》,1982年2月22日,在《张家口日报》刊登了。为了确立这个论点,1983年暑假,我从沽源骑自行车去元上都遗址,目的是比较二城的建制,以佐证白城子是元代建筑。一路上拍了许多照片,后来我把这些照片连同各个古城遗址的测量数据、示意图都给了南京大学陈得芝先生,陈先生是蒙元史研究大家,在海内外学人中享有盛誉,我曾请他做《张北县志》的顾问。
1984年我在张北县政协,老贺嘱我写篇文章,以政协文史资料的名义油印活页散发县内各机关,题目叫《白城子说》。1987年是嘉华年,白城子报升省保单位,我的《白城子说》也以论文形式在《河北地方志》上公开发表,以后我就潜心编县志去了。在众人的努力下,白城子为元中都已成定论,似乎几年来就没人去怀疑它。张北县地面上的元中都,张北县文化局和文保所功劳最大,当然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他们竟让河北省文物局牵头,和中国元史研究会、张北县人民政府三家联合召开了元中都学术研讨会,这是张北县文化思想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盛会,也是1997年中国史学界的一次亮点,为张北争了光。赵月莲局长邀我回来与会,会上陈高华宣布白城子就是元代中都遗址。对元中都遗址的认定到此划上句号。
这些年,对坝上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一些成就,也有不少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投身于对他们研究的行列中。
(发言者系张北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韶旭
用鲜红底色铺陈张家口发展的锦绣华章
尹老师的信来自基层,发自肺腑,出于至诚,表现了张家口人的感恩奋进。倪岳峰书记刚到任20天,就给尹老师回信,显示了省委书记的文化情怀,也可以看做是对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的肯定、鼓励、期许。
我对张家口六位一体文化内涵的认识:张家口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文化、 商文化和儒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张家口革命文化蓬勃兴起,可以概括为“红”。新中国成立后,张家口的生态建设兴旺发达,可以概括为“绿”。进入新时代, 冰雪文化辉耀于长城内外, 可以概括为“白”。武、商、文、红、绿、白六种文化,统一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入新时代,张家口红色文化增加了新的历史使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纽带、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文化符号、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支撑。红色文化是张家口的鲜红底色。
我对张家口红色文化辉煌期和闪光点的认识:张家口是我党创始人李大钊亲手将初心和使命播撒的地方。解放战争时期,张家口是平津战役的开篇和西线破局,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张家口的成功实践,可以说没有新保安和张家口战役,就没有北平的和平解放。1949年1月至1952年12月的察哈尔省时期,察哈尔作风可圈可点。撤销察哈尔省,张家口划归河北省后,历史成就最为非凡。新时代为张家口文化根植了新的内涵,将崇礼演绎为崇尚和礼敬:崇尚自然、礼敬人文;崇尚国家、礼敬人民;崇尚中华、礼敬世界。
我对张家口历史文化发展的建议:成立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院或文史馆;编写张家口大型历史文献丛书,为编写张家口通史做准备;开展改革开放后口述历史的采访和编写。
(发言者系河北北方学院副研究员、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培生
张家口文物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我市是河北省文物大市,现有各类文物遗存7900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一般文物遗存点7295处,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长城。2007年至2009年,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统计,张家口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可达1345.33千米,时代包括了战国、秦、汉、北魏、北齐、隋、唐、金、明九个历史时期,是国内现存历代长城最多、分布最广、修筑历史延续最长、建筑形制最全的地区,堪称历代长城博物馆。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项:一是1993年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二是1998年阳原于家沟遗址;三是1999年张北元中都遗址;四是2018年崇礼太子城金代遗址。2021年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我市入选13项。
今年3月3日,2022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介绍了蔚县下马碑遗址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泥河湾考古与研究的整体进展情况。对于解读东亚及世界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发展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00年以来泥河湾考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考古发现早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之末50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170多万至1万年前后。
阳原马圈沟遗址群、小长梁-东谷坨区域、马梁-后沟遗址群、侯家窑遗址、西白马营遗址、油房遗址、虎头梁遗址群等重要发现基本构建起泥河湾盆地近200万年旧石器文化发展演进的时空框架。
张家口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尚义四台遗址考古勘探、发掘;崇礼区邓槽沟梁遗址考古发掘;康保兴隆遗址考古发掘;冀西北新石器时期考古调查。
今年2月3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火炬传递在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开启,泥河湾考古受到世人瞩目。
(发言者系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文博馆员)
李新威
用活历史文物讲好家乡故事
我是1981年参加工作到蔚县博物馆的,我这一辈子, 只做了一件事, 就是保护蔚县老祖宗留下的文物。这40年里,我精心守护着这些文物, 守护着蔚县文化的根脉, 努力当好蔚县文物的 “守护人”。 我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是把蔚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完成; 第二个是为蔚县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
保护文化遗产,是讲好家乡故事的基础。蔚县有着200万年人类进化历史,5000年文明史的一个神奇的地方。 蔚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遗产丰富。 现有各类文物遗存点1630余处,其中:国保单位22处, 省保单位23处, 博物馆馆藏文物11000多件。蔚县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 被誉为 “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
在这些工作里, 我想特别说一下蔚县博物馆的建设。2013年9月开工建设, 新馆建设面积13000平方米, 展览面积6200平方米,2017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开馆 5年多时间,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2017年,蔚县博物馆基本陈列 《代蔚长歌》 荣获全国第十四届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2020年12月,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被授予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充分利用博物馆这个平台, 不断举办各类不同的展览、 活动、 讲座、 报告等。五年来,共举办各类临时展览18个,各类文化活动26场。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
在举办各类活动的同时, 积极组织馆内专业人员专研业务, 在 《考古》 《文物》《文物天地》 《文物春秋》 《中国文物报》上发表研究论文约30余篇。编辑出版 《蔚县碑刻辑录》 《河北省民俗文化丛书———蔚县剪纸》 《千年古韵蔚州城》等专著十余部。
(发言者系蔚县博物馆馆长)
刘振瑛
“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张库大道文化
聪明智慧的中国先人用一捧泥土和两片树叶把中华文明奉献给了世界, 让瓷器、 丝绸、 茶叶成为了中国的文化标签; 而我们所说的张库大道正是草原丝路的延续, 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路段, 也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必须站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对张库大道文化进行解读:
研究张库大道, 应该首先研究长城。 长城应该是一条界限, 一个规矩, 一种约定,一条纽带。 千百年来, 古中国长城带的不同经济模式、 文化习俗构成的民族集团, 麋集于长城内外繁衍生息。 虽然仅仅一墙之隔,却又泾渭分明, 各行其是, 共存共荣。 中国的先民们, 用一个最具体最实用的建筑物垒砌了历史, 完成了一次超越物理意义的精神建构。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长城是一条合理的界限。
回看张家口的历史,横向的长城,纵向的商道,构成了张家口近六百年来的历史大纵横。
张库大道缘起于长城, 是长城的开放才出现了 “门”。张库大道,缘起于六百年前的隆庆议和。1571年农历六月十三是张家口最早开放的日子, 去年举办了 《纪念张家口开放450周年纪念研讨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4年, 张库大道代表河北省参加了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 建议加大对于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宣传力度。近30年间,我们采访了150多位对于张库大道历史有记忆的老人,积攒了2000多分钟的影像记录; 目前已经完成 《张库大道口述史》 (前两册50万字文字的转换工作);已经完成了12万字的 《张库大道简史》编撰等工作。(发言者系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