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万全 > 万全区

山沟里的坚守与传承:祖孙三代接力守候这片林

2022-11-21 16:31:1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网讯   初冬时节,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黄花洼林场清幽静谧,3000多亩林海中,一棵棵高大的树木直冲云霄。

  阎会每天穿梭在林区,守护着“绿海”。


  每天,树林中都会准时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身着迷彩服,头戴鸭舌帽,手持登山杖,穿梭在林区,一天7个小时的巡护成为规律。他就是被评为“中国好人”“2018‘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的阎会。

  阎会一家让曾经的荒山沟披上“绿装”。

  阎会在长城遗址下巡护山林。


  祖孙三代在荒山沟里义务“接力”造林50余年,栽种各类林木30余万株,使3000多亩荒山变成“绿海”,这是听起来就让人无比动容的阎会一家的故事。

  “从小耳濡目染,‘植树造林、爱树护树’已经融入骨子里,成为一辈子不变的坚守。”阎会告诉记者,爷爷植树造林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

  50多年前,位于万全区西北部的黄土梁村荒山连片,植被稀少,环境恶劣。1968年,阎会的爷爷阎忠担任黄土梁村支书,看着那一道道荒山沟,心生一个别人不敢想的决定:上山种树,有了好环境,村子才有发展的希望。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阎忠在黄花洼,与荒山为伴,树坑是一锹一锹挖出来的,水是一担一担挑上山的,他在山上一住就是28年,让1000多亩树木茁壮成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阎会的父亲阎万玉接过“接力棒”,带着妻子进山种树,10多年的时间,种植了800多亩树木。

  从小听着爷爷进山种树的故事,十几岁就赶着驴车上山给父母帮忙,阎会知道爷爷种的第一棵树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爷爷和父亲因种树而磨破皮的双手。父辈们坚守的“荒山一天不变绿,就一天不下山”的信念始终影响着阎会。1998年,而立之年的阎会正式接过“接力棒”,成为第三代种树人。如今,20多年过去了,阎会又让1200多亩荒山沟披上了绿装。

  山头绿了,头发白了,站在山上眺望林海是阎会最开心的事情,这里的每一棵树就像他的孩子,他见证着它们的成长,由低到高,由细到粗……

  “种好更要护好!”这是爷爷的嘱托,也是阎会心底的誓言。

  万全区洗马林镇黄土梁村附近的长城遗址。


  进入了冬季,天气干冷,每天早上,阎会从村里出发,开着车走几十里路,从古道沟穿到韭菜沟,把车停好,就开始徒步上山了,在林地绕一个大圈,大概巡护3个多小时,下山回家。中午稍作休息,下午继续巡护。

  上山、下沟,林地里没有路,阎会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呼出的“哈气”打湿眉毛,结上白霜。走累了,他就靠着一棵大树歇一歇,再走。走得时间长了,哪棵树长弯了,哪棵树长得壮,他都了然于心。他甚至给那些长得有特点的树起上名字,“大壮”“歪脑袋”……

  “这棵树是我爷爷早年种下的,54岁,和我的年龄一样大,长成参天大树了。”阎会轻轻拍着一棵大树,说着。

  作为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阎会坚守着“绿色乡村振兴梦”。“现在的黄土梁村有林场、有山泉、有长城遗址,来此游玩的游客逐年增多,下一步,我们将在生态旅游和绿色康养上做文章,打造一批休闲农业、民宿产业。”阎会展望着家乡的未来。记者 张凤燕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