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冬奥
-
-
中关村硬核科技护航冬奥会2022-02-18
北京冬奥会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的重要契机。 日前,2022北京新闻中心 “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 城市形象采访再次聚焦中关村,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我们的故事】张家口大学生巧绘“图纸”解“难题”2022-02-18
在张家口山地新闻中心,随时都可以看到不同国籍的记者询问交通问题。张家口赛区的场馆分布在山上山下不同的位置,一共19条交通线路供乘客免费乘坐,有的线路是起点终点往返循环线,有的是起点终点相同绕圈开行,初来乍到的人难免犯晕。
-
【我们的故事】“冬奥结束,我娶你嫁”2022-02-18
赵悦,桥西大境门派出所民警,目前在崇礼区负责冬奥会安保工作; 高佳琪, 桥东公安分局户政科民警, 因冬奥会备勤需要,她一直坚守在岗位上。2月14日是他们分开的第42天,原本按照计划,两人在1月10日警察节当天领取结婚证, 但因冬奥安保需要, 这对恋人选择了奔赴各自岗位, 也因为同着警服,更能理解彼此。
-
【冬奥之城】北京张家口首次打通跨省联乘服务 铁路、公交、地铁多种选择一站式完成2022-02-18
为服务用户当下越来越热的冰雪活动参与热情,日前支付宝APP在首页“出行”栏目上线连接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地区的“冰雪行”服务。据悉,这也是支付宝出行服务在区域
-
【我们的故事】通行证背后,他们在默默付出2022-02-18
2月14日,大雪后的早晨气温骤降,路上行人寥寥,7点钟,范妍琼踩着积雪匆匆来到了张家口市冬奥办四楼的办公室。今天有单位要赶早领取通行证件,执行冬奥任务的车辆必须持证才能通过崇礼各卡口。
-
【我们的故事】守护好监测大气的“眼睛”2022-02-18
田国朝是张家口昊源环保设备运营有限公司职工,平日里负责张北县、尚义县空气站在线运营维护。1月20日,为更好服务保障冬奥会,细心负责的他被公司派往崇礼,进驻冬奥核心区开展空气站运维工作。
-
【冬奥之城】张家口:3600余名“的哥”提供优质城市服务保障2022-02-18
统一的浅蓝色冲锋衣,标准的文明礼貌用语。冬奥会期间,张家口市区3600余名“的哥”“的姐”为广大市民提供主动照顾老弱病残乘客、礼让斑马线等优质文明服务,营造良好出租车乘车环境,为冬奥会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
【冬奥之城】张家口市崇礼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2022-02-18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为保障外围安全,张家口市崇礼区安排部署该区各乡镇筑牢疫情防线。
-
冬奥普法大篷车进社区2022-02-18
2月16日, 一辆载有陆地冰壶、陆上冰球等冰雪运动器材的“冬奥普法大篷车”开进张家口桥西区金鼎社区,让群众在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
媒体人眼中的张家口2022-02-18
2月3日,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周柳青在张家口市大境门采访报道冬奥火炬传递。 本人供图 2月11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黄丹玮在张家口蔚县南张庄村采访。本人供图 2月4日,南方
-
张家口冬奥村:为运动员送上“文化”礼物2022-02-18
为了让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深入感受中国文化、了解张家口,张家口冬奥村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蔚县剪纸和 《这里是河北》 《印象·张家口》 精美图册,日前已陆续赠送到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手中。
-
冬奥日历:谷爱凌力争个人第二金,隋文静/韩聪亮相双人滑2022-02-18
-
【冬奥之城】张家口赛区再战冰雪2022-02-17
2月17日下午,张家口赛区又迎降雪,云顶场馆群、安保、阳原县驻场馆保障团队即除雪铲冰等工作人员以雪为令,及时出动,随下随清,保障场馆正常运行。 武殿森 赵思怡 摄
-
张家口:自动驾驶方舱成了赛区“老司机”2022-02-17
车上没有驾驶员,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油门踏板,完全靠机器自动控制(只设安全员,便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工介入),却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自主定位,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循迹行驶,这辆充满
-
【冬奥赛场】加拿大队夺得女子冰球金牌2022-02-17
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决赛中,加拿大队3∶2战胜美国队,夺得金牌。
-
【冬奥之城】张家口怀来打造后奥运经济发展高地2022-02-17
借助国家“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发展良机,张家口怀来县加速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官厅水库———这颗镶嵌在怀来盆地上的“塞外明珠”也完成了华丽转身。
-
【冬奥之城】文创商街有个“失物招领处”2022-02-17
“哪位志愿者丢失了一部手机,请尽快与保障组联系。”近日,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小镇桥东区驻文创商街交通保障组, 在7栋楼13个组团负责人联络群里,又发布了一条失物招领信息。自从志愿者入驻以来,多人丢失物品,都在他们的帮助下失而复得。
-
【我们的故事】年轻的“高妈妈”和她的志愿者们:一杯热茶煮出家味儿淡去严寒温暖身心2022-02-17
今天天气晴,气温-15℃至-25℃,注意穿衣保暖。 ”2月13日早上8点,志愿者上岗前,崇礼区“城市志愿者点位负责人群”里,高云准时向群里发出了气象预报和叮嘱。此时,高云已开始熬制姜汁可乐、梨水或是奶茶。 从1月27日起,高云坚持每天为志愿者送热饮,即便是过年,也不曾间断。
-
【冬奥赛场】北京冬奥会场馆100%使用绿电2022-02-17
北京冬奥会是历史上首届实现 100%绿电供应的盛会。 2月15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活动以“全北京亮起来”为主题, 邀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冬奥办主任杨志东、国网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班长陈春光, 分享冬奥会上绿色供电、 智慧电网以及首都照明发展的故事。
-
【我们的故事】我为冬奥写儿歌2022-02-17
冰雪运动,要从娃娃抓起。全民上冰雪,喜迎冬奥会,孩子们又怎能缺席?带着这样的思考,田丽冥思苦想,为小朋友们创作了一首冬奥儿童歌曲《雪宝宝》。“太阳公公脸红了,冬奥圣火点燃了。同约冬奥同欢笑,同住地球同荣耀……”伴着冬奥圣火,《雪宝宝》在大街小巷唱响……
-
【我们的故事】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 “电波卫士”“全能丹”2022-02-17
王丹, 张家口赛区颁奖广场无线电频率主管,也是张家口赛区内唯一的女频率主管。热情洋溢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走起路来也是风风火火的样子,她是 “电波卫士”队伍中出了名的业务尖兵,大家眼中热心肠的 “全能丹”。
-
【我们的故事】夫妻上阵携手而行2022-02-17
今年1月初, 身为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的韵武被派往崇礼, 与队友共同负责冬奥核心区外围巡控处突工作。
-
【我们的故事】 “宝宝,冬奥会后抱你”2022-02-17
高磊今年38岁,是市第二医院骨科的一名医生。结婚五年,直到去年,妻子才有了身孕。高磊激动的同时心里却有些担心,因为妻子的预产期就在冬奥会开幕前夕。而他,是全市选拔出的“滑雪医生”中的一员,需要提前 “就位”并全程参与冬奥会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
-
【我们的故事】云顶场馆 我们要做最美的“冬奥名片”2022-02-17
元宵节晚上,赵一峰得空赶紧拨通了视频电话。 “爸爸恢复得挺好,老大老二也都挺省心,你放心,不要挂念家里。你们今天吃元宵了吗?”看着电话那头瘦削的父亲,赵一峰的眼眶泛红了……
-
非注册媒体记者行㉖||张家口的冰雪“嗨翻了”2022-02-17
从2月4日入驻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以来,海南三沙卫视记者崔奥晨就和同事马不停蹄得走了多条采访线,尤其对张家口丰富的冰雪资源和火热的冰雪运动做了深入报道。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