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四点半,涿鹿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河面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47岁的杨国庆已挎上相机、背着望远镜,推着自行车行走在河畔。作为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的一员,他总是比上班时间提前4小时出发,只因日出时是鸟儿觅食的活跃期,更是记录各种候鸟种群数量、活动规律,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的“黄金期”。
从2018年至今,杨国庆已走过了7年护鸟路。最初巡护时,河岸还满是泥泞,鸟儿身影并不多见。近些年,涿鹿县立足“首都‘两区’”建设,聚焦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构建永定河绿色生态廊道,重点实施了桑干河综合整治工程、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等,县域内再现河湖粼粼美景,也因此成为了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各类迁徙鸟类达数万只,其中黑鹳、白头鹤、大鸨、遗鸥、天鹅等154种野生动物成为他镜头里的常客。
杨国庆正在查看巡护日志 赵晓刚 摄
杨国庆守护候鸟 赵晓刚 摄
开展普及护鸟知识公益活动 赵晓刚 摄
如今,杨国庆的电脑里存着上万张照片,每一张背后都是一段与鸟儿的邂逅故事。2023年一个雨夜,村民抱来一只左脚蹼溃烂的鸿雁,他像捧着易碎的瓷器般为它清创包扎,精心照料直至康复;2024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从7年前的首次发现,到已形成达20多只的越冬种群;同年冬天,在冰天雪地中蹲守多日,他终于拍到2000多只野生灰鹤如流动的银毯铺展在田间休憩、觅食的场景……
在坚持日行20多公里的巡护路线上,杨国庆与鸟类的交集越来越多的同时,也不断更新着发现新鸟种记录。今年4月15日,杨国庆在巡护日志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首次在湿地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种群活动。18只体长达1.2米、翼展超2米的大型涉禽,正在用长而粗壮的喙啄食鱼虾,黑白相间的飞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屏住呼吸连按快门,既激动又生怕惊扰到这些“稀客”。“东方白鹳对迁徙‘驿站’的要求很严苛。它们的到来成为了湿地生态系统明显改善、自然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有力印证,也使湿地公园内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增至7种。”杨国庆难掩激动地说。
如今,在桑干河湿地武家沟村、保庄村流域,以及涿鹿境内与桑干河交流的洋河流域,经常能看到杨国庆和同事巡护的身影。除监测候鸟种群外,他们还联合当地森林公安、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破坏植被等行为。每到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节日,杨国庆还会化身讲解员,给前来参观的观众普及护鸟知识。尤其当得知为研究迁徙规律,工作人员会给一些候鸟身上戴上独一无二的环形标志时,这张特殊的“身份证”引起了很多中小学生极大兴趣,争相希望成为“湿地卫士”时,让杨国庆觉得所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
眼下,候鸟大规模南迁的大幕即将拉开,桑干河湿地将再现鸟儿翔集舞蹁跹的热闹场景。对于这场将持续2个多月的迁徙,杨国庆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他想再次见到东方白鹳,更想看到流域持续治理后桑干河畔万鸟欢的盛景。
(记者 赵晓刚 通讯员 郭颖晖)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