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涿鹿县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张家口涿鹿用生态“底色”擦亮发展“成色”

2025-07-21 09:14:37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作为我市林业大县和京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涿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抓住首都“两区”建设之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兴县”战略,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扎实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扩大造林绿化规模,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绿色基底。

    扩绿增美 厚植绿色家底

  盛夏时节,涿鹿县张家堡镇桃园村附近的造林示范区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漫山遍野的油松、侧柏等树木扎根山地,茁壮成长,茂密的山林宛如一道绿色长城,有力地抵御着风沙的侵袭,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关键作用。据了解,占地面积2.93万亩的张家堡镇桃园造林示范区和温泉屯镇杏园造林示范区,是涿鹿县推进造林绿化、加快区域生态治理的示范性工程。

  涿鹿县通过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多种有效措施,掀起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热潮。2016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营造林121.9万亩,草原修复治理2.1万亩。目前,该县林地面积达208.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97%。

  “我们始终秉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实施,对高速公路和交通干线两侧、水土流失区域、乡村等重点区域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积极推进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去年,高标准完成了8.9万亩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和6.5万亩森林抚育任务。”涿鹿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该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因害设防、分年实施的原则,分批推进营造林工程建设。同时,充分考虑树种生态习性和树种间生态互补性,优先选用深根系树种和浅根系树种混交、乔木树种和灌木混交、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有效提升造林效果和森林健康程度;引进推广抗旱造林、困难立地造林等实用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

  今年,涿鹿县将持续推进扩绿增效,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加快推进太行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完成1.9万亩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草原改良任务。通过坚持不懈地植绿、造绿、增绿,绿色已成为涿鹿县最鲜明的底色。

    护绿增质 强化森林管护

  涿鹿县矾山镇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隔灵山相望,共同守护着京西这片广袤山林。据了解,矾山镇在灵山周边村都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工作人员日常负责枯树处理、进山道路维护、防止盗采盗挖、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几百名护林员则承担着防火管护瞭望的重任。

  设施公益护林岗是涿鹿县加强森林管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涿鹿县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涿鹿县共有1800余名护林员活跃在山林乡村,初步形成了网格化生态管护体系,实现了重点区域和时段的精准管护以及常态化管护的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主体和村集体作用,通过施工单位管护、造林业主管护、专业公司管护等方式,全面加大森林管护力度,共同为守护森林资源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为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提升森林管护的专业性和可持续性,2020年,涿鹿县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级生态管护林场。生态管护林场管护面积达15万亩,设立桑南管护区、矾山管护区、辉耀管护区、河北管护区4个管护区,结合全县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和重点林区分布情况,共设立10个管护站,建成了场、站、点三级管护网络,建立了乡(镇)、林场、行政村协调联运的管护机制,形成了专业性、季节性和临时性护林员相互配合的管护体系,有效解决了到期造林工程无力管护的难题,为其他地区探索森林资源管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此外,该县压实压紧各级林草长责任,开展定期督查与日常巡查等工作的同时,创新探索“林草长+检察长”“林草长+警长”“林草长+科技特派员”等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林草部门与检察院、公安、科技等部门在巡山查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业务共管、技术赋能,为筑牢生态屏障发挥更大作用。

    活绿增效 加快“两山”转化

  河北涿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位于涿鹿县东小庄镇,占地800亩。园内,一排排苹果、梨、葡萄、海棠等果树郁郁葱葱,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桃子,鲜红饱满的桃子令人垂涎欲滴。果园旁的种植大棚里,多个品种的桃子、樱桃等已在5月上市销售。“通过错季生产、多样化种植,销售效益不错,我们还培育了400亩经济类苗木,引入数字控制灌溉设备,建有气调冷库、选果车间等设施,实现集约高效生产。”示范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果品示范、产业扶贫、林苗互补”的发展模式,示范园投产8年来,已累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1200多万元。

  涿鹿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的成功实践,是该县生态管护林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探索。据了解,涿鹿县生态管护林场经营面积2050亩,年培育各类苗木近千万株,近年来,通过与京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选育适宜荒漠化治理的林木(草)种,打造三北防护林优质苗木基地,同时培育果品新品种,并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建立教研基地,促进产学研融合,有效增强了国有林场发展活力。

  坐拥丰富林业资源,近年来,涿鹿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发展林果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途径,推进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以杏扁产业为例,涿鹿县种植仁用杏30多万亩,平均年产量近万吨,覆盖80%以上的乡镇,目前已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杏扁产业体系。同时,该县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发展杏扁、酸枣、中草药、山野菜等特色林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生态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记者 王棣 通讯员 郭颖晖 邢旭东 胥艳伟)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