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里四处观望,远处光伏板整齐排列,偶有牛羊在板下穿梭;眼前一排排二层小楼干净别致,几朵白云在上方悠闲地游荡,时而聚拢,时而散开。
村落不大,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解不开贫困的难题。而今,德胜村却成了附近有名的“致富村”,蹚出一条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今年,我们村企合作打造的食品加工项目顺利投产,产业‘上新’又迎来了高光时刻。”德胜运行管理公司荆海旭说。
探寻使德胜村“得胜”的“产业经”,是记者此行的目的。
猪住上了舒适的“床”
走进生态养殖暖棚,养殖户王登云正忙活着给猪槽添加饲料。“猪就睡在铺满秸秆的发酵床上,我们会定期喷洒微生物菌液,菌液快速分解掉猪的粪便,就能达到零排放。”
猪住上了舒适的“床”,猪棚也几乎闻不到臭味,这在德胜村已十分常见。
据了解,德胜村采用了“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发酵床定期更换清理,二次堆肥发酵后用于种植底肥,从而形成种养殖的小循环。猪通过拱食菌床上的饲草,还能摄入粗纤维和菌液,增加肠道蠕动,提高饲料转化率。
“养殖大棚产权归集体所有,交给企业经营。前些年在外打工,漂泊不定,这两年回村后来到养殖大棚给企业打工,每月稳定收入4500元。”王登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低碳猪舍仅是德胜村发展低碳农业的其中一项措施。目前,德胜村已经建成8个生态种养殖示范大棚,总面积约7700平方米。利用“德源农场”品牌,北京客户占到很大比例,张北德胜村的生态香猪儿,也端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
养殖是第一步。为了给村民创造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德胜村正逐步形成“生态农业+餐饮供应链”的产业链条。
在村东头的德源(张北)食品有限公司,戴上无菌帽、口罩、鞋套,穿上白大褂,记者看到了蔬菜、肉等食材是如何沿着一条条生产线,被制成各式各样的菜品。
“为了全面壮大现代农业产业,我们积极延链补链,不仅促进了村民就业,也实现了经济效益。比如说我们新开发的多种口味的杂粮‘开口笑’,现在每天生产近1吨。”该公司执行总经理樊文生说。
今年以来,德胜村村企合作打造的中央厨房供应链正式运营,通过生态种养殖企业运营打造食品加工产业,实现集体增收37.5万元,带动长期就业30余名,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的产业发展之路。
小楼变成会赚钱的“房”
太阳慢慢向西边靠近,此时漫步在村中,白墙青瓦的楼房更显得别具特色。
“今年张北草原音乐节十分火爆,这里距举办地就20公里,距离草原天路14公里,利用区位优势,民宿旅游也是村子里的红火项目。”民宿执行经理王磊宁说。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村民将自家的房屋租给了民宿公司,由公司统一经营,光是民宿租金就能拿2万元,民宿也成为村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目前,德胜村已建成二层小楼为主的高标准民房204套,开设德胜印象展览馆(村史馆),成功打造40多栋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保留太阳能大赛绿色装配式建筑房15套,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民宿直接收益达60多万元。
“德胜村早已不是原来的德胜,我们是新德胜,带着必胜信念的新农村和新农人。”德胜村党支部副书记徐亚茹说。据了解,2024年,德胜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2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46万元。
未来的日子会怎样?村民们的回答多为肯定句:必须越来越好!
(记者 赵明妍)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