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走进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一排排粉墙黛瓦的二层小楼干净整洁,在蓝天白云和成片花海的映衬下,美得像一幅油画。德胜村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地区,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这里通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产业布局,开发生态旅游等一系列举措,让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绘就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前,由张家口市委宣传部主办、张家口日报社承办的京张两地“同在一片蓝天下·‘首都两区’建设全媒体采访行”活动走进德胜村,了解这座坝上新村的蝶变历程。
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环境优美,特色民宿分布于缤纷花海之间,吸引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金豆豆”带来年集体创收100万元
走进村里的“德胜印象馆”,展台里放着几罐鸽子蛋大小的土豆,“我们德胜村的三大产业,‘金豆豆’‘银窝窝’‘铁杆杆’,罐子里的土豆就是‘金豆豆’。”德胜村党支部副书记徐亚茹告诉记者,普通土豆都是按斤卖,这种微型薯却是按粒卖,经济效益更高,更能带动产业发展。
张北草原气候寒凉,是天然的马铃薯微型薯培育基地。以前也有个别村民自发尝试种植这种微型薯,但受到成本、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2017年开始,德胜村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积极与大农种业、北京裕农、中国薯网等企业开展合作,建成300亩马铃薯微型薯育种园区和加工园区和280个育种大棚,并完成商标注册,获取国家绿色认证,将马铃薯生产纳入龙头企业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品牌管理、销售网络管理,实现了市场化、标准化、网络化生产经营。
“现在,我们村已经有180余户农户承包种薯育种大棚,目前基本上每个大棚每年能产出种薯18万粒,每个大棚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年集体创收100万元。”徐亚茹说。另外,德胜村还拓展种植结构,改变原有的单一种植大田作物的模式,引进温室大棚,发展四季果蔬种植。比如,流转300亩土地,引进智慧农场用于草莓苗的培育;建设“农业创新科技馆”作为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成生态种植养殖示范大棚6个,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生态种植养殖结合。
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发电大风车在蓝天下悠然旋转,被大家称为“铁杆庄稼” 的光伏板错落有致。
“铁杆杆”让村民双层稳定增收
除了“金豆豆”,德胜村的地里还“种”着“铁杆杆”——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向阳而立,宛如一片蓝色海洋。由于光伏产业带来的稳定收入,这些光伏板被村民戏称为“铁杆庄稼”。
记者了解到,德胜村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坝上地区,海拔可达1400米,年均日照可达30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丰富。自2016年起,德胜村先是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50万元,建成共计500千瓦光伏电站2座,年可发电75万度,实现集体经济年稳定增收70余万元。后续又通过流转荒山荒坡、草地等闲散土地2600多亩,以市场化机制引进中电投公司投资4.35亿元建设光草互补生态项目,建成一座5万千瓦农光互补电站,并发展板下经济,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620亩、苜蓿1800亩,通过土地流转和设备维护年收益约160万元。
光伏收益分配方面,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全村“分红”、为公益岗位提供薪金等,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也为村里劳动力就业提供岗位,村民就近打工还能实现增收,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村民“租金”与“薪金”双层稳定增收。
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环境优美,花海芬芳。
“银窝窝”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德胜村距北京200余公里,距草原天路仅10余公里,每年夏天,草原天路都是很多北京游客的避暑旅行目的地。这使得德胜村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代建、村企合作、土地补偿的商业运作模式,德胜村统一规划建设“德胜新村”,全力推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德胜村已建成二层小楼为主的高标准民房140套,开设德胜印象展览馆(村史馆),成功打造40多栋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并成功举办冬奥会火炬接力和“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这些特色民宿成为富民增收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是寄托着村民希望的“银窝窝”。现在,德胜村已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民宿直接收益达60多万元。
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环境优美,特色民宿分布于缤纷花海之间。
近些年,德胜村在抓产业增收的同时,也下大力气改善人居环境。拆旧房、盖新房,搭戏台、建广场,主路硬化、自来水入户、污水处理、电力配套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完成改造,村容村貌大变样。“德胜行政村下辖6个自然村,现在新村安置了3个自然村的村民,其他3个自然村原地回迁,村民有的自住,有的长期包租给游客,有的自己经营民宿。剩下的民宿交由第三方打造精品民宿,还能发展康养产业。”徐亚茹说。
此外,徐亚茹也告诉记者,在德胜村脱贫致富过程中,北京也贡献了帮扶力量。与德胜村同名的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和德胜村结成了对口帮扶关系,在德胜新村建设过程中,北京德胜街道通过投入项目资金、捐赠路灯等方式贡献了很多力量。由于张北的光伏发电、风电等绿电能源有许多输送至了北京,因此北京德胜街道和张北德胜村的对口帮扶也促成了一段“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的灯照亮德胜的路”的动人佳话。
现在,德胜村的人均收入已从2016年的58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4000元,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160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22万元。德胜村也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等国家级荣誉。
记者 王天淇 实习记者 金瑶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