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蔚县 > 蔚县人物

蔚县四代人传承百年的曹氏豆腐坊

2015-04-23 16:12:21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到曹爱民这一辈,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的曹家做豆腐已经历四代一百余年。曹氏豆腐坊秉承百余年的传统工艺,利用当地品质优良的原料,加工的豆腐、豆腐干等产品越发独特、美味、清香。

IMG_4402.jpg

  已经传承了上百年豆腐加工工艺的曹氏豆腐坊。曹东宇 摄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王瑾涧 通讯员 苏宇军 张武

  诱人美味

  屋内传承百年艺,窗外飘逸豆干香。

  曹氏豆腐坊位于西古堡南北大街中段,面东背西。门前有三级青石板台阶,台阶上放着一些高粱痹子等物品。门头高悬一块牌匾,上书“曹氏豆腐坊”、“百年传统工艺”等金字。“百年老店,豆香飘逸。”未等进屋,站在门外早就闻到了一股煮豆腐干的清香。

  4月17日下午5点来钟,正是煮好的豆腐干出锅的时间,曹爱民和母亲马红先一人守着一口大锅正在往出捞豆腐干。

  屋内砌有一个长长的锅台,上面安放着两口大锅。刚煮好的腾腾冒着蒸汽的豆腐干,香味能传出很远,引得南来北往的村民、游客纷纷停下脚步。每天豆腐干煮好出锅的时候,豆腐坊内都会围一大群等待品尝、购买的客户。今天一下子煮了两大锅豆腐干,是平常的两倍。一般情况下每天只煮一大锅,这也不少了,由七锅豆腐做成的豆腐干,经晾晒后,放入加有大料、盐等调料进行煮制。按照当地的常规标准,一锅豆腐可以做出120块豆腐干,煮一大锅就是800多块,售价一元4块,合计320元。两大锅就是1600块,640元。

  暖泉的豆腐干造型颇有特点,是成年男子中指般宽窄长短的方柱形。这个宽窄程度适合拿在手中食用,两三口或者三四口吃掉一块,咬起来方便,厚实,味道浓郁,口感颇佳。

  刚出锅的豆腐干带着汤汁,发白,吃起来劲道、弹牙,柔韧度好。稍加放置,豆腐干的表皮就会泛出一层金黄色,色泽更诱人,这时候吃起来虽然柔韧度差些,但更耐嚼,其中的香味也更持久。

  当地盛产杂豆,当年村民们也用黑豆和红都等杂豆做豆腐,后来发现黑豆的产量低才逐步用黄豆代替。黄豆做出的豆腐干最好。马红先介绍说。

[!--empirenews.page--]

  百年工艺

  现在,位于蔚县暖泉镇西古堡内的曹氏豆腐坊的店主是曹爱民,从他太爷开始做豆腐,到他这一辈已经延续了100多年。

  马红先今年68岁,原来一直跟着老伴做豆腐、豆腐干,老伴去世后,她就给儿子打打下手。老伴从二十五六就开始做豆腐、豆腐干,一直做了五十多年。现在两个儿子曹建民、曹爱民都继承了父辈的祖传工艺,各自开起了豆腐坊。

  现在小儿子曹爱民已经四十岁,做了十几年豆腐,成为周围有名的豆腐师傅。马红先虽然已经68岁,但身体很好,加上多年做豆腐的经验,于是就成了曹氏豆腐坊的指导力量。有空的时候她会到豆腐坊帮帮忙,指导一下,儿子外出售货的时候她就给看看门。

  将煮好的豆腐干捞到特制大号铝盆后,围在店内的客人们一涌而上,各自拿双筷子、拿个塑料袋开始挑选自己中意的豆腐干。虽然每块豆腐干的大小、火候色泽都没有多少区别,但买的人还是要选上一选,把自己认为最好看最实惠的那些夹到自己的袋子里。三五十元的、十元的、五元的多少不等,甚至有一部分老食客只挑上一两元的,就着热气便津津有味地下了肚。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豆腐干还是刚煮出来冒着热气的,甚至还有些烫嘴的时候吃最香。

  暖泉镇党政办副主任刘聪明介绍说,现在全镇有32家豆腐作坊,每家都有不同的味道,也有各自的回头客。无论如何,暖泉豆腐干的美名已经传得很远,也被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带到了四面八方。“暖泉的豆腐干,品质在当地是最好的。”他甚至有些夸张地说:“拿一块豆腐干放到脚下使劲搓都搓不碎。”确实,暖泉豆腐干的柔韧度是相当高的,这种劲道劲只有吃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empirenews.page--]

  美味小吃

  曹爱民每天做十锅豆腐,其中大部分加工成豆腐干。豆腐干的主要销售对象是外地游客,本地人口有限,消费数量不是很大。据马红先介绍,那几年没有什么外来客人,主要是本地人消费,每天也就做三两锅豆腐和豆腐干。这些年暖泉成为蔚县最有名气的旅游点之一,游客多了,作为本地特产的豆腐干也就火了起来。

  据马红先介绍,豆腐干加工工艺不是很复杂,但很费时间,每天五点就得起床,下午5点来钟才能做好。一般3点钟豆腐干的压制晾晒工作结束,然后花两个小时的进行煮制,直到完全入味。早上五点到下午整整12个小时,然后带着成品豆腐干出去销售。一斤豆子3。6元,7斤豆黄做一锅豆腐,一锅豆腐、腐干综合起来的利润是十元左右,所以辛苦一天利润并没有多少。

  暖泉有名的小吃是凉粉、豆腐干、粽子、糊糊面等,走进镇中心地带的小吃一条街,一溜排开的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但住吸引人的、且数量最多的还要数凉粉和豆腐干摊点。凉粉和豆腐干是相辅相成的,几乎所有的人吃凉粉的时候都要就上几块豆腐干,一是调节口感,使味道更有层次,二是一软一硬相结合,吃起来才舒服。

  豆腐干的吃法有好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拿起来直接吃,原汁原味,越嚼越香。另一个吃法就是放在汤汁中煮,加入其它调料,味道更丰富,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

  “三碗凉粉,十块豆腐干。”几名熟络的食客来到摊点一般都会先来这么一嗓子。“好嘞——”顷刻间,摊主变戏法一般地划出一碗碗凉粉,并从冒着热气的大锅里夹出一碗豆腐干来。于是,吸溜声、咀嚼声便此起彼伏起来,任这一美味在舌尖跳跃滑过。

[!--empirenews.page--]

  地方名菜“金包银”

  到过蔚县的客人经常会吃到一道当地特有的菜,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金包银”。

  蔚县的豆腐坊还生产一种做豆腐的副产品油皮,薄而劲道,是取自于豆腐精华的一种产品。按暖泉人的说法,他们做豆腐是不揭油皮的,揭了油皮的豆腐就不劲道了,做出的豆腐干也不好吃。但是,他们拒绝揭油皮的做法并不影响豆腐干和油皮放在一起吃,于是“金包银”就诞生了。

  一些蔚县的美食家把豆腐干和油皮组合到一起,发明了“金包银”。金指的是油皮,因其色泽金黄。银是指豆腐干,因其发白。金包银确实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菜品,首先是名字好,听了就让人觉得这个才有档次。做法很简单,取一块油皮一层层地包严实豆腐干,还是一个长方状,有点类似春卷,只不过更厚实些。然后一根根码好放进锅仔中,加入调好的汤汁进行煮制,待锅开味入其中就可以食用了。金包银吃起来汁水饱满,香味浓郁,口感丰富,糅合了油皮和豆腐干两大美食的优点,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味。尤其是在天气较冷的时节去吃,既热乎又可口,让老人越吃越起劲。

编辑:su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