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楫勇争先。当下,宣化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轰鸣的机器声、忙碌的流水线……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农历初八开工以来,华泰钻机全体员工以“满格电”的状态投入生产中。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生产,赶订单,最引人瞩目的是,继成功研发亚洲目前超大直径竖井——双联高效全液压竖井钻机之后,华泰钻机正与中国华冶科工集团紧密合作,共同承担国家“深地深海”深部开采项目中智能液压竖井钻机的研发设计任务。预计今年4月,这一创新成果将投产应用。
在河北宣工,推土机新产品SD10和SD9N2在总装分厂下线,两款推土机新产品由河北宣工独立研发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实现进口替代,海拔4500米工况动力不衰减,标志着河北宣工在高端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将为开拓国内市场、巩固国外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映射着宣化2025年向新而进、满帆远航的高质量发展奋斗姿态。
建设工业强区 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工业,是宣化发展当之无愧的“顶梁柱”,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且基础雄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2025年,宣化继续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园区建设为支撑,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力培育重点企业。支持钢铁、装备制造等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完善绿电交易消纳相关机制,培育壮大绿电生产的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条,系统解决供需矛盾、用电成本等问题,加快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扎实做好“两重”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优化规划、环评等审批手续,加强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尽可能缩短工期、加快进度。要持续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加快工业及技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全力培育第二产业新的增长极。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注重信息收集和选择,优化产业招商图谱、目标企业清单,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和要素保障,确保签约项目落地率不低于35%。全力建设园区平台。要持续完善园区水、电、路、气、讯等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推进产业进区入园、集聚发展。积极与南山园区合力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共同合作招商,做强做大汽车产业,全力打造南山汽车产业链条承接基地。
推动城乡融合 优化高质量发展格局
2025年,宣化深入实施“东出、西联、北拓、南扩、中优”战略,保护古城、疏解老城、建设新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宣左公路建设和东环电网改造等项目,力争2025年完成施工,构建起全线闭合的环路体系。进一步加大项目包装力度,开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等系列活动,全力推动燃气、供水等老旧管网及老旧电梯检修、更新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扫尾工程和回迁安置房建设,全面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抢抓国家房地产政策机遇,用好房企融资机制,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合理引导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商品住宅去库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农业竞争力,依托“张杂谷”种业优势,持续擦亮“全国最大优质谷子育繁推基地”名片。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平台,延长大农业发展生态链,做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培育“领跑者”龙头企业为抓手,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用好“中国钻机之乡”名片,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争取更多特色产业集群纳入省重点。把握外商外资企业投资意向和合作机会,促进外贸扩容提质,主动对接宣钢,争取河钢集团从蒙古国开展进口业务。完善产业配套,推动京西重工将更多外贸业务迁入我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化改革创新 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宣化以“抓改革、求突破,争一流、当冠军”为抓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全力推动改革事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心关切,从“小切口”入手,加大改革试点争列力度,努力落地更多国家和省级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减法”,全面提升国有资本运营能力和配置效率,打造全区第二家AA级企业。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府采购和项目工程招标投标“双盲”评审制度,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常态化征集市场主体诉求,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趋利性执法,让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看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措施和成效,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宣化的特色,彻底扭转不良风气。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抓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示范基地,大力汇聚科研人才,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
推动消费政策落地。加快推进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稳定大宗消费增长,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新的内需增长点。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和奖补资金,加大政策宣传和承办企业员工培训力度,充分释放汽车、家电、文旅等消费潜力。督促商贸企业做好数据报统工作,确保各项数据实事求是、应报尽报。
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宣化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区群众。
促进就业创业。制定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行动方案,深化校企合作,支持稳岗扩岗,促进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发展家政、养老产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拓展京津劳务市场。
建设教育强区。锚定“办好宣化自己的教育”发展方向,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优化调整幼儿园、中小学布局结构,增加普惠托育供给,统筹跨学段、跨区域资源利用,让宣化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办好职业技能大赛,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兜牢民生底线。坚持把思想转到群众角度,主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接续实施民生工程。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群体参保,加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重病、重残、因病、因灾等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构建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5921111民生热线,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限时解决到位,切实提高党委和政府公信力。
抓好安全稳定 守好高质量发展底线
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发展环境。2025年,宣化区强化底线思维,在社会治理、风险防范、安全生产等方面下足功夫、筑牢防线。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做深做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精准精细、用心用情处理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形势持续好转。要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让全区群众安全感更足。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矿山、建筑施工、燃气、消防、工贸、特种设备、文化旅游、电力能源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和重点行业领域执法检查,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记者 杨晓朴 通讯员 闫宗春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