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县区新闻 > 桥西区

张家口桥西区概况

2014-05-23 11:50:23  来源:

  桥西区是张家口的发祥地,是张家口的主城区,是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生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桥西区北靠内蒙古大草原,南接华北平原,西连煤都大同,东屏京都大道,局京、冀、晋、蒙之要冲,辖区集高山、大川、平地于一体,风光独特、气候宜人。古时曾是蒙汉人民进行茶马互市及其它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张库大道(张家口-乌兰巴托)的起点,清朝末年与广州并称为“陆水双码头”。在近代革命史上是中国共产党夺取的第一座大城市,被称为“第二延安”、“东方文化城”。桥西区是省会的主城区和老城区,总面积54.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6万,辖12个街道、26个村(含村改居)、88个社区居委会。

  桥西区

  桥西是张家口市的发祥地,是张家口的主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生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桥西辖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20个行政村、38个社区,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城镇居民23万人,它北靠内蒙古大草原,南接华北平原,西连煤都大同,东屏京都大道,局京、冀、晋、蒙之要冲,辖区集高山、大川、平地于一体,风光独特、气候宜人。

  桥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自明宣德四年(1429年)建立张家口堡,历经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的今天,虽然已经走过了五百八十个春秋,但仍保存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灿烂的文化遗存。堡子里是张家口市区的发源地,是中国大中城市中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区之一。

  赐儿山云泉禅寺位于张家口市区西部群山之中,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寺内庙宇众多、树异洞奇,是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一朵美丽奇葩。

  “张库大道”(张家口—乌兰巴托)兴起于明末清初,当时大量的皮毛、茶叶、绸缎等大宗商品经此进入蒙俄及东欧市场,使张家口成为中俄、中蒙物资贸易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集散地,到清朝末年,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商埠,与南方的广州并称为“陆水双码头”。

  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距今已有360多年历史,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北京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它以和平文化的深厚内涵,唱响着大好河山的乐章。

  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全面交融的茶马互市,到繁荣昌盛的张库恰国际商道;从1902年的张垣开埠,到名噪一时的中国皮都;从雍容大度的察哈尔都统署到古韵流觞的水母宫、从神奇灵秀的天平山到雄奇险峻的八角台;一页页历史,一幕幕壮剧,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桥西以打造“上风上水上桥西,宜居宜业宜旅游的山水园林城区为目标”,实施“增绿添彩”和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等重点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趋完备。西坝岗路、明德北路、祭风台街、西苑路、古宏大街等城市道路全部拓宽改造,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主城区与西外环、北外环等城市快速路相互通,城市快速路与张石、丹拉等高速公路相连接,区内任意节点均可在15分钟内驶入高速公路的路网框架。西太平山、西泽园、小白山等城区周边荒山和小西沟综合治理工程共绿化植树—亩,加之清水河蓄水,城市集中供热,企业外迁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荒山披绿、清水泛波,一个 “以河为脉、以山为骨、以绿为体、以文为魂”,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北方山水园林生态城市正迅速崛起。

[!--empirenews.page--]

  历史沿革

  桥西区

  桥西区历史悠久。据《万全县志》载,张家口堡(今堡子里)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 年),来远堡(今市圈)建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

  1914 年,察哈尔特别区成立,都统府侨治桥西。

  1928年,国民党政府设察哈尔省,省政府驻地在明德北街。

  1945 年8月23日张市首次解放及1948年12月24日第二次解放后,市人民政府设在桥西区。长青路是中共张家口地委、地区行署和中共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中心。

  桥西区经济繁荣,是张家口市的商业发源地。远在明代以前,本区就已是草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友好贸易的中心,明隆庆五年(1517年),来远堡(市圈)附近的马市和民间互市已初具规模,年易马达3.6万匹之多。据《宣府镇志》所载,当时“ 来远堡的蒙汉市场鳞次栉比,店铺长达四、五里许”。

  康熙、雍正年间,已开创了进出口贸易往来。张家口 至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古称库伦)的张库商道日益兴盛。到清宣统元年(1909 年)京张铁路通车后,晋、冀、京、津商人云集张市开设店铺,商业区由上堡向下堡延伸扩展,本区已发展成为陆路商埠, 张库大道达到了鼎盛期。

  民国十八年(1929 年)中俄断交,俄、蒙贸易每况愈下,商业受到影 响。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张市后,桥西商业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1945 年首次解放后,工商户一年之间发展近万户。翌年10月国民党占领张市,把刚刚复苏的桥西工商业再次推向深渊,824 户工商尸倒闭,通货膨胀,市场萧条,“ 国府 ” 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1948年12月24日张市重回人民怀抱,被日伪、国民党摧残而枯萎了的工商业重获生机,倒闭了的商户纷纷复业,桥西工商业如久旱逢雨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商业网点向县,乡、村镇延伸转移,区商业暂时停滞。

  1956年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被压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经济回升,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和合作企业占领了主要市场。

  1958 年至1960年“ 大跃进 ”期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和自然灾害等因素,致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市场供应紧张。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又使正在回升中的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挫伤,本区工商业大倒退,濒临破产边缘。

[!--empirenews.page--]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区的国营、集体,个体商业在调整、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下,发展迅猛呈现了勃勃生机,全区商业、饮食、服务网点发展到1652个,从业人员达到了6018人。相继新建和改建了桥西百货大楼、桥西商场、惠宾饭店、人民商场、鸿宾楼饭庄等中型企业,1988年又建成了目前全市营业面积最大、经营条件最好的室内综合商场一桥西大市场。原有门店大部分装修了门脸,更新了设施,商店旧貌换新颜。加上全市销售量最大的市属中华商场、全市最大的餐厅张家口饭店,建造宏伟的五交化大厦以及十多家市属大商店, 新发展起来的公园路、新华街,西河沿、桥西街,光中路、新村路等集贸市场交相辉映:把新华街、武城街、桥西街,至善街、明德南街等繁华大街连成一片, 形成了摊贩云集、 店铺林立, 门类齐全,购销两旺的商业中心区。

  行政区划

  桥西区

  桥西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市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和商贸旅游服务中心。全区辖1个镇,东窑子镇,19个行政村。

  7个街道办事处,明德南街街道、大境门街道、明德北街街道、新华街街道、堡子里街道、南营坊街道、工人新村街道。

  38个居委会。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2858人,城市居民20.2万人。

  桥西是民族宗教聚集区,除汉族,还有满、回、蒙古、藏等1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四大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全部设在桥西。

  自然地理

  张家口市桥西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靠内蒙古草原。南接华北粮油产区,西接煤都大同,东屏京、津;居京、冀、晋、蒙;地处北纬41度左右,东经114度左右,格林威治时间东八区,全区行政面积101平方公里,人口约20.9万,属中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桥西区地形独特,北边是燕山山脉西部大马群山的余脉,西部是太行山北部余脉,地处两山交汇处,所辖区域主要是山地与河谷地。桥西区是典型的中国地形的缩影,即:西北高,东南低。

  桥西地形多变,集高山、大川、平地于一体,一年四季,风花雪月,自然风光独特,旅游景点、文物古迹众多,其中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四大关”之一的大境门,是我市的标志性建筑;堡子里是张家口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北方大中城市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区之一,还有气势磅礴的明长城、随山就势的云泉寺、风格独特的水母宫、风景秀美的安家沟生态园,无一不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桥西区交通便利,京张铁路、京张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张石高速近在咫尺,110国道、207国道穿境而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交通体系。

  

编辑:司华宁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