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大田农业,设施农业克服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的不确定性,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精准化和标准化,是助推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地处怀涿盆地的怀来,四周群山环抱,桑干河、洋河、永定河横贯其中,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2024年以来,怀来县不断探索设施农业发展的新路径,通过规模化种植、科技支撑与政策引导,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多重目标。
设施农业实现规模发展
进入寒冬,气温骤降,走进位于怀来县存瑞镇永安村,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盛鸿庄园草莓种植基地的大棚内绿意盎然,温暖如春,一颗颗娇艳欲滴的草莓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13%,不错。”在两位北京农业专家指导下,负责人赵淑兵正在测定草莓的甜度,一批新上市的草莓将销往北京市场。
在草莓的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草莓的高品质,赵淑兵采用了无土栽培、自动灌溉技术,还通过投放捕食螨来进行生物驱虫,实现了草莓种植的绿色、有机和无公害。
在怀来县,像赵淑兵这样通过温室大棚种植草莓的农户不在少数。据了解,怀来县设施草莓占地面积3089亩,主要分布于北辛堡、狼山、存瑞等乡镇。设施草莓的亩均产值普遍较高,优质草莓品种亩均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如今,草莓采摘已成为怀来县冬季农业旅游的一大亮点,还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采摘体验。
不只是设施草莓种植,各设施农业类型在怀来县不同乡镇的分布。截至2024年底,怀来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达2.1万余亩,设施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设施蔬菜方面,总占地面积为4596亩,主要分布于土木、西八里、大黄庄、新保安等乡镇;设施葡萄占地面积13593亩,主要分布于桑园、土木、北辛堡等乡镇;设施中药材占地面积103亩,主要分布于东八里、土木等乡镇;设施花卉占地面积13亩,主要分布于东花园、土木等乡镇。各设施农业类型共同构成了设施农业的格局,全县设施农业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政策科技双双加持给力
怀来县设施农业的蓬勃兴起,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强力后盾,不仅在政策层面给予明确指引,还通过财政补贴、技术扶持、市场拓展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等多方面举措,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怀来县制定了详细的《怀来县设施农业(种植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区域和目标任务,为全县设施农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与此同时,怀来县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包括实施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项目,安排中央补助资金42万元,用于提升1个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设施蔬菜生产能力建设,包括新建新型实用设施或改造升级老旧棚室,改造后的设施蔬菜生产能力提升10%以上;实施中央特色产业绿色高效行动项目,投入125万元支持丰禾苗木农业公司等7个主体进行新增设施、葡萄园改造升级、苗木基地建设、水肥一体化设备安装。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是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通过技术培训与推广、品种引进与选育、智能化设施应用,怀来县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24年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培训农民人数超过200人次,内容涵盖设施建造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在蔬菜方面,引进了多个抗病虫害、耐低温弱光的新品种进行试种和推广,如番茄的佳粉、京彩八号等;在水果方面,引进了葡萄早熟、晚熟优质品种,如南太湖、玉波二号、妮娜皇后等,延长了水果的供应期。此外,怀来县还鼓励企业和农户引进智能化设备,如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自动化灌溉施肥系统,全县智能化设施应用面积已占设施农业总面积的10%。
由于葡萄种植受湿度影响较大,在怀来设施葡萄种植中,除了采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进行设施葡萄种植外,还运用了避雨棚,面积1.3万亩,使得葡萄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直接冲击,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也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在政策、资金的持续支持下,怀来县葡萄产业需扩大设施农业规模,种植新品种,运用新技术,继续发挥有沙性土壤、昼夜温差大的优势,让葡萄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葡萄行业协会会长、河北丰禾葡萄苗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孝如是说。
推动产业化与品牌建设
为了提升设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怀来县积极推动产业化经营与品牌建设,为农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怀来县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议价能力。全县已成立60余家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总数超过300户。这些合作社在统一采购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服务和开展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品牌建设是怀来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另一关键环节。为提升设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怀来县积极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品牌创建。目前,县内已注册了多个知名设施农产品品牌,如“东沙窝”蔬菜、“郭家草莓”“三道湾”“众诚丰禾庄园”和“葡梦农语”水果等。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这些品牌的建设不仅提高了怀来县设施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也增强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将本社成员生产的草莓推向高端市场,售价较普通草莓显著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怀来县北辛堡镇郭家草莓一位负责人表示。
生态与经济实现共赢互促
2024年,怀来县在设施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怀来县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了0.7万吨,同比增长6%;设施水果总产量达到了715吨,同比增长5.9%。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比从事露地农业的农户高出50%以上。同时,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以及旅游采摘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目前,怀来县已有2000多名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相关产业,人均劳务收入达到了3.6万元,农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逐渐向高效、特色和多元化的方向转型,蔬菜、水果、花卉等设施园艺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业种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设施农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的综合效益,还拓展了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设施农业园区内的化肥使用量较传统农业减少了30%,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5%,有效保护了土壤和水体。
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农民参与……怀来县设施农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高成 杨磊 张宏波)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