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气温骤降,又到了候鸟的迁徙季。
近年来,怀来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生态补水、退耕还湿等举措,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使区域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官厅水库入库水质不断提升,野生植物种类不断增加,为候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宜居的家园。
京张携手打造“一池清波”
官厅水库的和谐美景实属珍贵,其背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不懈的努力。
作为新中国首座大型水库及永定河的关键水利枢纽,官厅水库在初期以其丰沛清澈的水资源著称。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上游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污水直接排放与水源减少等问题逐渐凸显,导致水库水质急剧下降,一度降至劣质的Ⅴ类水平。
2003年,北京在官厅水库上游启动了“黑土洼人工湿地”建设,并于次年成功投入运营,显著提升了入库水质。与此同时,京张两地还共同实施了库滨带生态涵养林建设、渔业封禁等措施,并在上下游区域增设了污水处理厂。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及“首都两区”建设的推进,官厅水库迎来了新的转机。京冀两地在污染治理中引入更多智慧,2017年,怀来县在官厅水库北侧正式启动了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并于2019年底通过验收,成为华北地区河流、库塘等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范。官厅水库的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左右(氟化物指标除外)。
官厅水库不仅成为京张两地紧密合作的纽带,还促进了双方在水源保护上的深入合作。去年,北京市与河北省签署了为期三年的《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协议》,旨在确保到2025年,官厅水库上游永定河流域的水源涵养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是继密云水库生态补偿协议后,两省市再次携手,以保护水源为目标签订的补偿协议,共同致力于保障上游水质优良,为下游输送清水,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
湿地公园成生态“天堂”
这几天,横跨北京市延庆区和我市怀来县的官厅水库有2万多只候鸟集结,大天鹅、小天鹅、灰鹤、豆雁、赤麻鸭……鸟儿们扑棱着翅膀,或翩翩起舞,或低头觅食,谱写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公园里银白的霜雪覆盖着芦苇丛,宛如一片片轻盈的羽毛在冷冽的空气中静静伫立,树木枝条挂满了晶莹的冰凌,闪烁着冬日的光芒。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四周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幅难得的生态之美。
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南北纵跨25.98公里,东西横跨47.28公里,总面积20.3万亩,其中湿地面积19.6万亩(约1.31万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96.61%。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是华北平原巨大的库塘湿地,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泛洪平原湿地、库塘湿地、稻田和水产养殖场等五种较齐全的复合型湿地。
目前,公园内共发现水生植物、湿生植物以及周围陆地上的中生植物358种,以草本植物芦苇、碱蓬、水蓼、皱叶酸模等为主,珍稀植物有野大豆、黑三棱等。此外,公园内还栽植了各类乔灌木960多万株。
湿地公园现有陆生脊椎动物236种,其中鸟类就有192种,包括留鸟、夏候鸟、旅鸟、冬候鸟。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分别是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白肩雕、丹顶鹤、青头潜鸭、黑鹳、大鸨、金雕、遗鸥和中华秋沙鸭;二级保护鸟类28种,如海鸬鹚、岩鹭、鹈鹕、琵鹭等。
新业态造福一方百姓
房车营地、温泉泡池、星空泡泡屋……今年夏天,在怀来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的露营度假区,独具特色的休闲设施吸引不少游人前来打卡体验。
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湿地公园也为怀来发展文旅经济和康养产业带来契机。在有效保护、管控湿地公园生态建设成果,严格遵守《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河北省湿地保护规定》等规定的前提下,2020年7月,为实现湿地公园绿色可持续发展,使广大群众更加感受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民生福祉,怀来组建旅游开发公司,聘请业内专家精心编制了符合公园经营特点的“旅游策划及重要节点设计方案”,稳步开展了道路、停车场、餐厅、商品售卖点、导览牌、候车亭、生态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住宿、餐饮等旅游要素及配套设施。
据介绍,湿地公园建设期间,直接或间接吸引周边群众在公园务工4.6万人次,使周边乡村直接经济收益达1.46亿元、人均年增收2600多元。湿地公园全部建成运营后,可提供导游、保安、养护、保洁等1000多个就业岗位。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还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去年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全年接待游客29.6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17万人次,来自京津的游客占比达70%。目前,怀来县正推动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齐全、产业链更加完整的旅游康养新业态。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高成 杨磊 摄影 孙慧军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