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笃定筑飞虹
怀来县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建设侧记
2014年11月18日,注定是被写入历史的一天。这一天,怀来县沙城文昌路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如期竣工,顺利通车。这是一座承载梦想的桥,更是一座跨越梦想的桥。
这座桥是我市首座单塔、斜拉、上跨铁路、转体施工立交桥,创造了多个全市第一,成为张家口桥梁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大桥总投资3.03亿元,是近年来该县单体建筑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桥体全长1022.33米,宽29米,双向4车道,桥高7—10米、塔高30米、钢索14对,跨越既有的京包铁路线9股道和规划京张城际高铁2股道。
这座桥开通的意义,没有比怀来人民更深有体会。多少年来,京包铁路线横穿县城,把县城分隔成南北两地,由于长期以来只有铁路地道桥一个南北通道,地处低洼,每逢大雨,雨水就会集中到这里,水深有时达三米多,交通时常中断。不仅如此,还严重制约了县城经济的均衡发展,一桥之隔的桥北,居住、医疗、教育、购物、休闲设施完善。而受制于交通原因,桥南却鲜有外来投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即便是每平方米房价比桥北少2000元,也很少有人问津。城北经济发达,都市化生活气息浓厚;城南受条件所限,却是一派棚户区的景象。之间宽度不过百余米,却象一条鸿沟,横亘在百姓心头。
信念笃定筑飞桥,南北融云天际消。一座城,一架桥,一群人,因为执着、责任与奉献,成就了一个出行畅通的梦,一个南北融合的梦,一个经济腾飞的梦。从1905年京张铁路建成,到1923年延伸至包头,这条贯通祖国东西部的交通大动脉,见证了怀来的繁华变迁。如今,上跨铁路大桥气势如虹,雄浑壮美,塔身两边雕琢着鲜亮、灵动的葡萄造型,向四面八方的过客展示着京北醉美葡乡的魅力和风采。夜幕中,它如悬空的银河,又若天上的街市,璀璨斑斓,它将重新续写怀来亘古未有的传奇篇章。
[!--empirenews.page--]
因为执着,梦想破茧成蝶
2009年,怀来被确定为京北生态新区的核心区域,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全面改善人民工作、生活和出行条件,实现铁路南北平衡发展,让所有怀来人都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揣着这样一个信念,怀来县委、县政府充分研究决策,把跨铁路立交桥建设列入《怀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列入一号民生工程。
从2010年1月10日以怀政函[2010]1号文件正式发函给北京铁路局,请求北京铁路局为此工程立项,吹响了建设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的号角,直到2011年10月20日,得到北京铁路局《关于对张家口怀来县沙城文昌南路上跨京包线立交桥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意见的复函》,批准同意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实施建设,历时一年零十个月。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建顺作为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包联项目主要负责人。以往说起怀来五年来的项目建设,从落地生根,到未来规划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就像长在了他心里。他介绍,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从决策、立项、批复到施工建设已换了3人。作为项目的最终组织者、建设者之一,参与并主持了大桥建设的全过程,被问及大桥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繁杂和周折时,一向严肃而坚毅的神情,瞬间流露出一丝欣慰而释然的柔和。语气淡淡,却又分明是在结束我的采访:“每个建设项目成功的背后都饱含着千言万语,千辛万苦。我不说什么了,去多写写那些为大桥建设奉献、付出的人们吧。”一个“管家”,不仅负责大桥建设指挥、协调等诸多事宜,还要负责资金的筹措,这期间该有多少焦灼和艰辛!也许,我们只有从他看似很强势的背后,不经意间显露的疲惫与憔悴中才能体会的到吧。
刘长晴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快60岁了,热情,率直,被大家通称为“四哥”。从1995起,将近20年了,连续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办公室的书柜里、窗台上各种荣誉证书、奖杯堆得满满当当。因为多年来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地方铁路两地,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负责与铁路方面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为什么一个批复准入手续会这么长时间?“四哥”解释说,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京包铁路是国家主要铁路干线,属于高等级铁路,而且京张城际铁路开工在即,按照铁道部146号文件要求,原则上不允许低等级公路上跨高等级铁路,设计准入难度非常大。另外,涉及铁路部门非常多,主要有丰台车辆段、张家口供电段、北京电务段、通信段、建筑段等11个相关部门。铁路部门不同于地方,平行办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需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去跑。而每一项涉铁事宜,即便是一个信号杆、一段线路的挪移、拆改,都关乎铁路要害,关乎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危。要全部得到审批、协调和配合,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
一年多的时间里,“四哥”和县领导光跑北京就有四、五十趟。尽管京怀咫尺,但有时为了约等一个负责人,要在北京一住三、四天,经常是早晨没上班就去,一直等到人家12点多散会。他说:“北京铁路局不是只为怀来县服务的,那些领导们每天要面对那么多事,还能给予咱们这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受这点累算个啥。”
这就是怀来人,平凡而真挚,朴素而坚定。一直参与大桥建设、仍就在怀来工作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谈继东、县政府督查室主任张树斌、县城投公司总经理赵金记、市政建设管理处主任苏彪等等很多人,采访间每当问到面临怎样的困难,如何克服时,差不多都是一句话“也没有什么”。为了得到一个准入批复,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决策、沟通、跑办、协调、恳求,这其中的辛劳和期待,仿佛只是在心际划过的一份慰藉。
怀来人民更不会忘记景庆雨、胡炜、王建军等已经调离怀来的县领导。大桥的建设,倾注了县委、县政府一任接一任领导和所有工作者的心血、智慧和真诚。他们凭着一份为民务实的信念,凭着一份锲而不舍的坚持,让大桥梦破茧成蝶,优雅而不失力量的展翅在怀来大地。这座桥,它一头连着怀来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情怀,一头挑起怀来决策者勇于担当,抢抓历史机遇的谋略与胆识,坚实而厚重的桥身,托举着怀来发展的卓越与辉煌。
[!--empirenews.page--]
因为奉献,梦想激越起航
如果说,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奏响了怀来新一轮发展的乐章。那么,征地拆迁无疑就是一部激昂、高亢的序曲。那扣人心弦的旋律,真情演绎着奉献与汗水,睿智与荣光。
2011年10月20日,北京铁路局复函同意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工程实施建设;11月18日,大桥奠基;2012年3月8日,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征收工作;2013年9月26日,上跨京包铁路立交桥成功转体;2014年11月18日,全线贯通。
这里的每一个日期,都载入了立交桥建设的大事记。而对于拆迁工作者来说,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犹如一份军令状,刻不容缓。因为,征收工作是大桥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工程开工建设的先决条件。拆迁办在计划时间内圆满完成了项目区域内310户住户、21家商户及4个大院的征收任务,确保了跨铁路大桥重点工程按时开工。
都知道,拆迁之难,堪称天下第一。上关全县,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下又和成千上万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密切相关。既要顾全大局,又要面对一个个觉悟、要求和愿望不一的活生生的居民住户。然而,征地拆迁时间紧、任务重、纷扰复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超前行动、直击问题、果断决策、快速推进。
征收区域内情况复杂,涉及到的问题难度各异。其中有61户铁路公产房,职工居住没有正式房改,按正常房改程序,办完全部手续最少需要半年。为了不延误工期,征收工作组的同志3上北京铁路局,10上张家口房管所,不计劳苦得失,以真心诚意打动了铁路部门领导,争取到了“特事特办”。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应邀来到怀来,现场办公,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办完了房改手续。
征收区域内还涉及铁路房管、电务段、水务段、工务段、工建段等多个部门,以及地方的3个集体大院,牵扯事宜多,牵涉利益大,工作组成员在项目指挥部的支持下,多方协调,攻坚克难,逐个解决。不足一个月时间,改造供电线路、打出饮用水井、还建公共厕所、修建出行便道。
惊人的速度!惊喜的成果!这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份征地与“征心”交错融会的感慨。在拆迁过程中,工作组全体人员带着责任、感情和使命,不计得失,任劳任怨。拆迁户白天不在家,他们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上门做工作;有些群众的工作做不通,就转战先做其亲戚、朋友的工作;相关政策和赔偿安置标准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帮他们认真分析、仔细算账;遇到年长一些、文化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的居民,他们不厌其烦,细心作答,有时在他们家中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担心为止。每天都要面对征迁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每天都要面对群众提出的各种利益诉求,每天都要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由于工作量大,早出晚归,带病工作成了常有的事情。就是在这样的超负荷工作中,从全县13个部门抽调的近50人,没有一人请假、没有一个掉队。
县住建局副局长白佑强接任拆迁工作的第一个“硬骨头”就是做通“钉子户”的工作,吃闭门羹、坐冷板凳、遭白眼、挨谩骂、听牢骚成了家常便饭。嘴唇说裂了,眼睛熬肿了,仍然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和谐拆迁。
项目征收办公室负责人、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郭斌始终坚守在征拆工作第一线,他说:“再优惠的政策也代替不了人的感情。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无数棘手、难堪的事情,通过静下心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体会到了与群众打交道要先通情再达理,感情不通再多的理也没用,感受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换位思考才能得到理解……”
郭斌轻描淡写,可我们都知道,用心沟通,以心换心,再厚的坚冰在阳光照射下,也会渐渐消融。
“讲清了政策,阳光征地,一把‘尺子’量事,及时兑现补偿,并且把回迁房安置在了县城地理位置最优越、环境最好、教育就医条件最便利的府前街天润园东区。政府处处为百姓着想,我们没啥说的,感激还来不及呢!”实际上,大多数群众都很支持这项利县利民的公益建设。在采访拆迁户时,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支素质高、作风硬、吃得起苦、经得住考验的优秀拆迁队伍,在怀来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无怨无悔的脚印。
[!--empirenews.page--]
因为责任,梦想坚如磐石
铁路线将县城分隔成了两地,桥北日新月异,桥南却倍受制约。同样是看病,桥北的群众就要比桥南的群众方便得多,因为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同济医院都集中在桥北。跨铁路桥的开通,桥南群众看病更加便捷,尤其在遇到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下能够争取时间。
“不光是看病,孩子们上学啥的都方便了。以前一遇大雨,就担心孩子去不了学校或回不了家。政府可是给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姚立平从一出生就在桥南住,今年45岁。象他这样,上有体弱老人,下有上学孩子的家庭,在桥南不胜枚举。
81岁的牛大爷,秦皇岛人,50多年前随单位来到怀来。半个多世纪了,一直住在地道桥上的铁路宿舍,每逢暴雨来临,看着桥两头的水一齐注入桥底,家和心都象是飘浮在了水面上。以后,生活环境就会改善了。他说:“我这把老骨头得好好打对着,这好光景还多着呢!”
[!--empirenews.page--]
这座桥,象是架在了百姓的心坎上,心胸变得无比通透宽畅,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正是百姓心中这样美好的希望和殷切的期盼,让大桥建设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交一份精彩的答卷,树一座质量的丰碑,在高耸入云的主塔上留下闪光的纪实,是他们恢宏而完美的心愿。
10月12日,星期天,桥面正在铺油。中午12点多,遇见县住建局局长王玉明从桥的另一头走来,问及大桥建设质量问题,他说:“质量是大桥的生命,质量得不到保证,再漂亮的设计也会是‘豆腐渣’。为确保质量,经过多次论证和公开招标,聘请了有极深资质的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福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负责大桥设计、工程监理和项目建设。大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严格执行。”
踩着余热未尽的沥青,王玉明远去,经过仍在作业的工人,熟惯的打着招呼:“休息下,先去吃饭吧。”中铁六局的工人们说,郭英、李玉清、张建顺这些县里头的领导,他们都认识,隔三岔五就能在工地上看见。
郭鹏翔是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的技术员,甘肃人。为了赶工期,一年多没回老家看望父母了。他介绍,这是一座矮塔中央单索面大桥,建设难度最大的是箱梁转体。为不影响京包、京张等铁路线的正常运行,主桥首先与铁路线平行建设,完成后斜拉转体同步进行。箱梁转体部分长138米、宽29米、重14500吨,顺时针旋转68°,球角安装误差不超过0.1毫米。用时45分钟,成功转体。
邓燕光是北京福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总监,监理过10多座桥的建设。在工程监理中,他们从质量源头抓起,从制作桥墩桩基的第一个钢筋笼和浇灌第一车混凝土开始,不折不扣的按施工质量标准严格要求,不放过一个疑点。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理,严防死守质量管理每一道工序,用试验数据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不留隐患。
祁海东就像一个忠诚守护在大桥生命线上的哨兵,白天黑夜都能在施工现场看到他的身影。作为怀来县市政建设管理处副主任,他负责督促进度、检查质量等项工作。他说,就跟自个儿家装修一样,得天天盯着,遇到问题及时完善,及时解决,才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节约资金。货场街设置的人行梯道、居民住宅楼附近安装声屏障都是图纸中没有的,为了更大程度的方便群众,又避免为群众造成嗓音污染,新增了这些设置。
大桥工程建设在施工单位自身保证、监理单位跟踪监理和县建设部门全面监督这三个经纬交织的质量保证体系网络下,一座既有长久使用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桥梁精品用坚实的背脊托起了南来北往的车流。
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采访到县委书记郭英、政府县长李玉清,还有调离怀来的领导,不知道他们会说些什么。在怀来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这座桥也许只是他们为怀来经济腾飞铺筑的一段跑道,为怀来人民生活设计的一个温暖符号。但“一水三城”的宏伟蓝图,“2+5”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即将开工建设的京张城际铁路、跨官厅湖大桥等一个个波澜壮阔的新章节,将是他们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无声而又最铿锵的语言。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