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圆满落幕,人们记住了赛场上奥运健儿们的飒爽英姿,也记住了奥运保障工作中无私奉献的身影。 而在我们的身边, 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冬奥会的顺利召开以及后冬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在经开区党工委、 管委会的领导下, 全面提高政治站位, 切实强化责任担当, 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 不断力拓改革深度、 延伸工作广度、 彰显服务温度, 矢志建设全市最优营商环境, 为 “活力新城、 绿色新区”贡献力量。
把好疫情防控每一道关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 坚决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积极推广应用 “幸福张家口” APP及防疫到访登记码。 截至目前, 经开区申请场所码数量4503个,周扫码45593人次。
疫情防控是大事,更是一件 “细致”事。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把“细致”二字落到每一个环节中。一是加强服务环境日常消毒。 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对大厅及公共区域的全面消毒, 做好查消记录, 配备消毒用品, 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二是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管理。 工作人员需通过通道测温、 正确佩戴口罩后方可进入大厅, 窗口工作人员全天佩戴防护 “三件套” 对外办公 。三是严格把控入口。在政务服务中心入口设检测点, 凡进入中心的办事人员均需进行 “两扫一测”, 实名登记、 规范佩戴口罩,为未戴口罩的办事群众免费提供口罩, 帮助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登记身份后准许进入。四是确保办事过程安全有序。 根据大厅现场人数, 调整窗口, 分批分流, 即办即走, 通过使用叫号机有效避免办事群众扎堆。 五是开展系列宣传, 做好政策解读。 利用大厅大屏和公开栏及时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措施。 六是积极引导群众网上办理。 通过“网上办”、 “指尖办”、预约办理、公示高频政务事项咨询电话等方式, 切实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深入推进网上审批、 并联审批。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于2021年8月10日出台 《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7个事项实施全流程网办, 其它涉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事项通过张家口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系统分阶段并联办理。 二是深化承诺制审批制度。 对建设项目园林绿化设计方案审批等10个事项列入承诺事项;对用地预审等10个事项, 由管委会统一提供服务, 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目前已有100个项目纳入承诺制审批范围。 三是实施区域评估机制。 对入驻园区内符合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的投资项目共享评估结果,不再单独进行有关评估评审。四是试行 “建筑师负责制”。 针对 “高精特新” 项目修详规方案, 经济技术指标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建筑师审查, 出具书面结论, 审批部门对结论进行合法性审查, 压缩部门技术审查时间, 促进审批部门职能由 “技术把关” 向 “行政服务” 转变。 五是大力推进实施 “两单一卡”制度,创新制定项目明白书。两单即 “项目需求清单”、 “政府服务清单”,一卡即 “项目推进跟踪卡”, 同时编制了《项目审批明白书》, 通过这些措施为办理人提供更人性、 更精准的项目审批服务, 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 六是 “虚拟审批” 提质增效。结合虚拟审批改革思路及过往审批工作,形成了完整模拟审批办理方案并制作详细流程图。 此外,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于2022年3月21日制定 《建设项目提速审批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服务市场主体
积极推广应用“一窗通”平台、登记全程电子化和个体工商户“云窗办照”,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其中企业设立登记、参保用工登记合并办理4个小时内办结;公章刻制、初次申领发票并行办理4个小时内完成。 进一步推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全程由同一窗口登记人员负责受理、审查、核准等各个环节业务。全程由同一窗口登记人员负责受理、审查、核准等各个环节业务,真正让群众主体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完”。
冬奥会已落下帷幕, 张家口将迎来后冬奥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开区行政审批局将全力建设全市最优营商环境, 为 “活力新城、绿色新区”贡献力量。
(撰稿 韩冰日)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