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黑龙山林场,郁郁葱葱。林木间的地垄整齐排列,赤松茸在腐殖土层上茁壮生长。作为这片试验田的“掌舵人”,三道川村党支部书记张海云正蹲在菌床旁,仔细查看赤松茸的生长情况。
今年以来,赤城县三道川乡依托辖区内丰富的林业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赤松茸+有机椴木黑木耳”复合种植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三道川森林覆盖率高,林下空间广阔,闲置林地多,光照、湿度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备发展林下经济的天然优势。”三道川村党支部书记张海云说,三道川乡瞄准这一优势,通过科学调研和试点先行,确定了以赤松茸和有机椴木黑木耳的食用菌品种为突破口的“林菌间作”模式。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乡党委政府多管齐下,通过积极协调,促成三道川村和老栅子村携手开展种植试验;黑龙山林场主动提供50亩林地用于免费试种;河北农业大学高义平教授团队全程跟进,从菌种培育、种植技术到病虫害防治,提供“保姆式”指导服务。
目前,张海云和老栅子村党支部书记乔玉东牵头试验的林下种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000棵椴木黑木耳种植,300亩赤松茸种植任务也顺利收官,预计赤松茸亩产可达5000至6000斤。为解决销售后顾之忧,张海云、乔玉东与赤松茸菌种供应企业签订回收协议,企业以4至4.5元每斤的价格保底收购,并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价格。经测算,扣除成本后,每亩赤松茸种植可实现一万元收益。
张海云、乔玉东还计划为黑木耳申请有机产品认证,打造特色品牌,并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路径,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项目成功后,希望能带领全乡村民参与林下经济种植,持续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以林下经济为引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张海云说,发展这项产业,目的就是带动全乡的老百姓共同参与,一起发家致富。(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申畅 陈少云)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