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让博物馆成为美好生活的“发动机”

2023-11-23 09:22:23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编者按 

  博物馆,一个大众熟悉的公共文化场馆,几乎每座城市,甚至县城都有博物馆。尽管藏品千差万别,组织形式、建筑形式和文化产出形式也各式各样,但这些都不妨碍它们要“回归初心”——回归到公众之中。

  近几年,随着博物馆走进基层、线上开展等举办多样又多彩的活动,设计各类“文物周边”的文创产品,历史、文物在公众的生活里愈发鲜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日将主题定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期待博物馆能够创造联动效应,促进积极变化。

  博物馆未来将如何更好地参与创造美好生活;大胆拥抱更多可能的同时,又需要坚守些什么?本期,我们的话题就从博物馆说起——

  市博物馆

  市博物馆

  市博物馆

  每年的小长假、黄金周,除了传统户外景区人山人海,还有一种新兴的“网红打卡地”——博物馆。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几乎,只要历史文化基础相对较好的地方,不同规模的博物馆都能爆满。因此,限流、限时等现象每到假日就层出不穷。

    展览

    ——文化走进公众的最常见方式

  早在1980年代中期,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考察海南和湖南时,就提出中国社会“富裕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1990年代人类学家葛希芝用“小马达”来概括中国家庭经济(包括庭院经济)的意义和价值。今天很多城市尝试的“文化进社区”实践活动,用艺术“心动+行动”从一定角度回答了费先生的问题,也揭示出博物馆(美术馆)举办艺术策展具有文化发动机的作用。

  近些年国际学界提出了“体验式博物馆学”,这听上去是个新名词,实际上,公众并不陌生。因为早在二十多年前,这种活动已经萌芽出现。

  2004年,记者还在读书求学阶段,那时的故宫博物院无需预约,但票价让记者望而却步。悻悻之余又心有不甘,转头去了故宫旁边的中山公园。那天的中山公园,人很少,没想到,就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场至今记忆犹新的文物展——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类文物巡回展,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亦在其中。

  时至今日回忆起来,如果放在今天,这种真迹的展览一定会需要提前预约,然后场场爆满、限时限流,但在当时,真的只是一场看似随意的“小展览”。这种“小展览”的背后,正是博物馆在探索“文化进社区”“艺术进基层”迈出的小小一步。

  博物馆学家、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曾用“介入式博物馆学”来描述艺术展览的当下意义,他指出,博物馆艺术疗愈以及社区博物馆实践等都是从“人的博物馆学”这个视角进行的,人的主体性、社区参与更是社会工作的“法宝”。

    社区

    ——公众参与文化的最基层平台

  这里有个问题:公众能参与博物馆类的文化建设或文化普及吗?

  通常,博物馆(美术馆)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第一,作为建筑形态,位置在哪里,是什么样的房子,属于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是文化地标;第二,作为文化产出形态,收藏、保护、展览、活动、讲座、出版等等,都是文化产出,人们去这一场馆主要是看展览、听讲座或参加活动;第三,作为机构和组织形态,是一个文化机构,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是由具体的社会所创造,也服务于这个社会。

  潘守永曾指出,从介入式博物馆学来看,三种形态的博物馆美术馆中,公众都应该有机会参与,而事实上,只有第二种形态即文化产出形态的博物馆(美术馆)公众才有机会参与。也就是说,展览,几乎是公众了解文物、文化的唯一方式。正因如此,策划各种主题、各种规模的展览显得尤为重要。

  还记得当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的事情吗?因为太多人想一睹《清明上河图》,队伍从早晨排到下午,大家担心下班了就闭展了,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不送走最后一人绝不关门”;后来队伍排到了夜里,很多人饿了,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又给大家提供热水和免费方便面,最后一位参观者走出展厅时,天亮了。

  类似的事件,近些年发生过很多。几乎每一次,公众对历史文化的渴求都会超出策展方的想象。面对这样的参与热情,我们在看到广阔文化市场前景的同时,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展览是不是举办得太少了?

  有数据显示,全球来看,中国博物馆(含美术馆)最近30年以来的繁荣发展,是世界从来未出现过的文化现象。截至2022年,中国的博物馆总数超过6千座,70%以上是最近20年建立的。2019年度博物馆美术馆观众量超过12亿人次。从4亿到12亿人次,只用了6年的时间,美国的年度观众总数最多只有8亿人次多一点,我们现在已经超过12亿了。即便是因疫情不得已阶段性闭馆的那三年,年度观众人次都超过5亿。这些都是能够看见的博物馆的繁荣。

  那么,怎么样才能把展览越办越多、越办越“接地气”呢?创新博物馆(美术馆)的文化模式,变“被动的”参与为“主动的”融入,是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迈出的探索之路——让艺术走进社区,在社区里办小型主题展,既关注多样性的展览形态,更关注多样化需求;既关注馆里的观众,更关注那些从来没有去过博物馆的大众。

  2022年,三星堆遗址挖掘工程再次启动,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远在四川的史前文明只能通过电视新闻和实地参观了解,但不久前,“四川三星堆文物展”走进了上海陆家嘴东昌社区。社区管理者进行社区动员,设定了社工策展人,和社区志愿者团队、上海大学社会学团队共同合作,由志愿者和社区居民共同搭建展厅、组织展览。他们把自行车棚改造成展厅,不仅成了社区名片,还成了网红打卡地。艺术展览在社区里,每天都像举行开幕式一样热闹。一位老阿姨说“感觉像过节”,一个小学生说“现在过节都没有意思了,这个更好玩”。

    回归公众

    ——美好生活的文化发动机

  如果对21世纪以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做一个简要梳理,会发现博物馆思想的最新变化,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发展动力,参与创造美好生活成为根本性的目的。

  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千差万别,组织形式、建筑形式和文化产出形式也各式各样,这些都不妨碍它们要“回归初心”。

  博物馆的初心使命是什么——教育、启蒙和娱乐,是博物馆一直坚守的“初心”。然而,在当下,回归到公众之中就是博物馆的初心。博物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提供教育机会也不均等。此外,不同学科体系的博物馆在藏品的“储备”和展览阐释体系,也是不一样的。这更加需要让知识、文化走进公众。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比如社区里有时会举办剪纸艺术展、非遗艺术展;公园里有时会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各种展览的参观人员都很多。不论严寒、不论酷暑。展览形式变化了,艺术的“人民性”特别是“城市的人民性”变得非常具体生动,可感受,可观赏,可触摸。

  艺术的门槛和边界被打破了,艺术展览和博物馆美术馆作为机构的权威性,并未因此而减弱。在艺术社区之外,参观展览一般要行为符合“规范”,不能穿拖鞋、不能光膀子,不能大声说话等等。和传统的“买门票”相比,公众更需要的是“低门槛”,而非“高门槛”。

  艺术进社区、文化在基层,它需要博物馆美术馆担起社区动员的责任,起到的作用是文化发动机,以建设美好生活为目的,因此更难,也更“高尚”。

  每年的小长假、黄金周,各大博物馆观众爆满。这样的参观形态未必是最好的,也不是美好博物馆的目标。景点式“到此一游”,偏重大众娱乐化的需求,虽然不是博物馆美术馆可以主导的,但博物馆美术馆可以做出更主动、更好的引领和示范。

  (记者 王宸胤 摄影 陈亮)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