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文史趣话】清代的“架杆车”

2023-11-09 09:16:34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清代,随着民族问题的较好解决,加之满蒙贵族之间累世通婚,坝上坝下、长城内外,官民公私往来频繁,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考诸今张家口辖域及周边地理形势,特别是出大境门上坝以后,地广人稀,山遥路远。民商人等,自有骆驼、牛马车可供驱乘。军政要员,朝廷大臣,如遇紧急公务、皇帝差遣,则有一特殊交通工具,名曰“架杆车”。关于其形制、用途、日常维护、乘坐体验,我们试从清人笔记中,略作检选,以窥其详。

  首先来看宝鋆的记述。宝鋆(1807年-1891年),索绰络氏,字佩蘅、佩珩,满洲镶白旗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历任户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咸丰四年(1854年),奉命出使喀尔喀蒙古三音诺彦部。由京城出发,八月初八日至十五日,经停张家口。后将一路所作诗文,整理成《奉使三音诺彦纪程草》。集中录有诗篇,专写架杆车。

  《咏驾杆车》:“闪电走平冈,双轮转轴长。共夸车迅急,全赖马调良。杆直疑虹亘,骖齐等雁行。驰驱真有力,欹侧亦无妨。云树看流水,风烟接大荒。但教严辔策,所向总康庄。虎脊来西极,龙沙碾朔方。绥藩欣驾驭,致远效匡勷。”此写车行迅速、轴长马良。

  《四马驾杆,其行益速,赴鄂拉胡笃克作》:“天下快事那有此,一转瞬间百余里。两骖如舞两服襄,三代兵车或近是……从来峻利多粗豪,脱杆偶亦差分毫。寄言左右乌拉契,衔勒端宜把握牢。”此写车行太速,使臣坐车中且喜且惧,嘱咐驾车人,一定要仔细严谨,不可大意。

  再来看锡珍所记。锡珍(1847年—1889年),字席卿,号仲儒,又号席之,额尔特氏。隶蒙古镶黄旗。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七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咸安宫总裁、镶红旗满洲副都统、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刑部、吏部尚书。同治十三年(1874年)奉使喀尔喀,赐奠车臣汗阿尔塔什达之福晋鄂卓特氏。

  《清代蒙古游记三十四种》所收录锡珍《奉使喀尔喀纪程》:“(夏四月二十一日)癸巳,六十里,第二台镶白旗布里噶苏台。遂乘驾杆车,长杆绳环,横贯辕上,骖驾辕外,虚其辕中,据鞯而御,其行若飞。”也描述了于车辕上横贯长杆、加两马协助拖曳的情景。

  曾任察哈尔都统的额勒和布所记,最为详细。额勒和布,字筱山,觉尔察氏,满洲镶蓝旗人。咸丰二年翻译进士,改庶吉士,历户部主事、理番院侍郎、蒙古副都统、盛京户部侍郎兼奉天府府尹、察哈尔都统。

  《额勒和布日记》所记: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二十一日(8月24日),起身出口(大境门),坐车。二十二日(8月25日),……又五六里许,至坝顶,一望平坦,遂在沙屯尔坝地方换坐架杆车。自加小注:“其车系原坐之车,(但不同之处在于)更换长轴于两辕之端,各用皮条拴成一套,以径二寸许、长八九尺之杆贯之,二蒙古兵骑马置杆于鞍翘之上,又二蒙古兵持皮条左右帮助策马奔驰,牵掖而行,其快如飞。”由小注可见,额勒和布是个有心之人,其观察之细、体验之深、记录之详,为我们考察架杆车留下了最为珍贵的一手资料。

  仍据《额勒和布日记》,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1874年2月5日),由张家口奉旨驰赴乌里雅苏台,查办乌里雅苏台将军常顺和参赞大臣文奎互相参劾一案。此案也与架杆车有关。据《清实录·同治朝实录》:“同治十二年,癸酉,十二月……谕令额勒和布将所参文奎为药商徐姓传坐驾杆车等情查明具奏。”《额勒和布日记》载,常顺奏参文奎“参赞大臣骚扰台站”,任意妄为,自出传单,让一个徐姓药商“传坐驾杆车”从乌里雅苏台回京。究其案情,其实是文奎利用所谓职务之便,擅自为一位姓徐的商人乘坐驾杆车出具了官方手续,有“公车私用”之嫌。由这一案情看来,架杆车也不是等闲之辈可随意乘用,使用者需要有一定的身份与地位。

  其后,又有延清写诗咏架杆车。延清(1846——1917年),字子澄,巴里克氏,蒙古镶白旗人,先世为京口(今江苏镇江)驻防。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同治甲戌进士第。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工部郎中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延清奉命出使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吊祭去世的郡王衔扎萨克多罗贝勒蕴端多尔济(永端多尔济),会见新袭爵之棍布苏伦。途中,以行程见闻写诗四百余首。

  《清代蒙古游记三十四种》收录延清《奉使车臣汗纪程诗》,有《架杆车》:“驾龙车可同升去,驾鹿车曾共挽来。驾木顿增輗軏力,驾杆宛具栋梁材。长途四马头相并,大漠双驼背可抬。喜得深深箱似峡,尽容稳坐称身裁。”自注云:杆之两头横出辕外,即驾之左右各一人所乘之马鞍上,外另有二人各乘一马,分左右手挽杆头之皮绳以牵掣之。

  《鄂罗胡笃克蒙古包午尖五排四十韵》有句“一木杆横架,双轮铁暗磨。”自注云:由张家口至此始换架杆车。《晓发布隆用景佩珂学士诗韵》有句“应答禽声殊似乐,奔腾马力亦云殚。”自注云:凡行一台,驾杆之马无不汗者。其诗作及自加小注,对架杆车形制、换乘地点、乘坐体验,作了更为详细的记录。

  最后,来看博迪苏的记述。博迪苏,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僧格林沁嫡孙。光绪三十二年(1906),博迪苏与达寿等人奉清廷之命,赴蒙古探视流亡的达赖喇嘛。《清代蒙古游记三十四种》收录博迪苏《朔漠纪程》所载:“(四月)二十五日,卯刻起行。始换架杆车,车前横一巨木,以两人骑马驾之,又系皮革于巨木两端,以两人骑马曳之,行甚速……换马行七十里……又换马行六十里。”重点对换马频率以及日行平均里程、速度,作了忠实记录。

  由上可知:架杆车,是对传统所乘坐的马车进行改装,架横杆、加两马帮助拖曳;出长城上坝之后换乘,适于在草原等平坦开阔的地形上使用;配置在各驿路台站(负责保管保养);高级官员乘坐(须有凭证);每行六十至七十里,替换马匹。

  (孙东园 李霞)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