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学人·史话】张家口与新中国的电影

2021-09-09 10:47:1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于涛

  那个暑假过的喜忧参半。

  喜的是“人民公园”的游泳池又全天开放了,孩子们肆无忌惮地狂跳进泳池里打水仗,嘴里高喊毛主席的口号:到大风大浪里去游泳吧!

  忧的是电影来了。假期里享受不到学校每人5分钱的包场电影,更甭想比着谁带好吃的和小人书在开演前滋哇乱叫的狂喜情境。但上映的电影实在让人着迷,水粉画海报里两个姑娘红彤彤的脸蛋散发出一股果香,像八月十五吃的槟子。好看和香甜总是放在一起记忆的,立马就认准了电影的名字,也看准了票价———1块钱,贵啊!我的《小花》!

  星期天是电影上映的最后一天,想张嘴向母亲要钱,又觉得看电影不是个正当理由,憋不出勇气。母亲看透了我和弟弟的心思,拿出了两张保存崭新的钱:散了场天都黑了,赶快回家!

  电影《桥》海报

  俩人跑的比兔子还快足超越了公共汽车,径直奔向清水河东河沿的“人民电影院”。

  高台阶上最后一场电影的开场铃已经响起。

  第二天早晨,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把上学要带的馒头换成了窝头。

  多年以后我成了一名电影导演,童年记忆中的“人民电影院”仍让我激动不已。让我们回到曾经红色文艺之城———我的家乡张家口的电影记忆。

  人民剧场

  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经过浴血奋战,收复了抗战胜利的第一座大城市察哈尔省会———张家口。随后的日子里,从延安、晋察冀各解放区根据地,汇聚来许多军民和文艺精英,让清水河畔谈笑之间成为了解放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被称为“第二延安”。

  最为活跃的是戏剧创作和演出,“街头卡车剧”随走随演;秧歌队为市民欢庆解放后的第一个新春;歌剧《白毛女》在华北联大文工团和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联合排演重新修改后,代表着解放区戏剧艺术的最高峰。

  贺敬之编剧、李焕之指挥、舒强导演、凌子风饰杨白劳、王昆、孟于饰喜儿、陈强饰黄世仁等。后来的电影《白毛女》扮演喜儿的田华也在其中,那时她还是个小毛丫头,名字叫刘天花。

  这天,为了《白毛女》复排后的演出,剧社副社长汪洋一行找到了清水河东河沿这家《厚生会馆》他建议把这个日寇建筑的名字改掉,同志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汪洋就问聂荣臻司令员。

  聂荣臻反问道:“汪洋同志,你说叫什么名字好?”

  汪洋脱口而出:“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叫———人民剧场”

  聂荣臻拍手称快:“好,这个名字很好!”

  后来,此事汇报给毛泽东主席,他兴高采烈的说:“将来全国解放了,每一个城市都要有一个人民的剧场!”

  这就是新中国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人民剧场》的来历,第一座源于张家口清水河畔。为它起名的汪洋,正是后来组织创作《祝福》《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还有《小花》等众多经典作品的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二任厂长。

  翻开资料,且看这座建筑自身的历史诉说:

  始建于1939年,1941年落成开业,系侵华日军主使兴建,定名“厚生会馆”亦称“公会堂”。 鸟瞰呈飞机状,战时转角楼可作圆形碉堡,楼顶可作炮台,以扼制大桥通道。

  1945年,张家口第一次解放改称“人民剧场”。

  1946年,国民党占领改称“中山堂”。

  1948年,张家口第二次解放改称“察哈尔军人俱乐部”。

  1952年,改称“人民电影院”

  2000年,拆除。

  世纪更替,它永远被掩埋在灯火辉煌的高楼大厦之下。

  《白毛女》剧照

  《白毛女》

  文工团公演的歌剧《白毛女》盛世空前、一票难求。这冲撞了隔壁背靠着的“新新剧院”老戏班的营生,老板盘算着唱起了对台戏,甚至降低票价抢夺观众,但他始终没搞明白对台的旺气儿到底赢在哪。

  1946年1月8日 《晋察冀日报》这样报道:

  在张家口人民剧场演出时,每到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哀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有人甚至从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泪始终未干。

  这天,台下一个16岁小姑娘哭的泣不成声,台上喜儿的遭遇,让她想起了自己打小被卖的悲惨身世。 她本是对面戏班的头牌花旦叫———郭兰英,刚唱罢对台戏《血手印》脱下戏装就来看喜儿被解放重生的感动一幕。

  那一刻起,她擦着眼泪,打定了一个主意:跟八路军走!

  新中国艺术院校表导演的专业课有着这样一段佳话:表演艺术家陈强饰演《白毛女》中的地主黄世仁,人物刻画的入骨三分,以假乱真,引得台下苦大仇深的战士,对准他举枪射击,几乎丢掉性命。从此,部队看《白毛女》一律不准带武器。

  这事发生在张家口怀来,一次慰问部队的演出中:

  “最后演到斗争地主黄世仁时,有一个战士激动的忘记了是在看戏,口里喊着‘黄世仁太可恶了,我崩了他’,端起枪就要向黄世仁冲去。”多年后,扮演喜儿的孟于先生回忆说。

  当年新戏《白毛女》的上演,实时教育和鼓舞了解放区的军民全身心投入到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时解放区的文艺,还没有电影故事片。

  《不要杀他》

  一天,赴张家口乡下宣传演出的文工团员陈强一行,路过一个村子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17岁的八路军小战士在树下擦枪,招来了村里孩子们的好奇围观,娃子们嘻笑间你推我搡,不知是谁碰到了扳机,“啪———”的一声,子弹出膛,一个孩子应声倒下。

  按理这是个误伤事件,但连长对小战士强调:“人民军队铁纪如山,必须一命偿一命。”

  小战士说:“我懂,我触犯了纪律,不能给八路军抹黑!”

  连长淘来一碗白米饭,一碗水:“酒没有,水代替了,饭得吃饱了上路。”小战士说:“同志们打仗都吃不饱饭,我要死的人啦,吃饱了不是浪费了吗?留给战士们吃吧”

  连长忍着心痛,安排了一个班的战士押解,决定在天亮前悄悄把小战士执行,之后再汇报上级,再张贴告示,以示民众。

  院门外,漫天风雪中全村的百姓都站在路上,那个被打死孩子的大爷拉住了连长的手:“不要杀他!”

  连长坚决地说:“大爷,我们有纪律!”

  “咕咚———”大爷跪下了,全村人都跪在冰天雪地里;连长也跪下了;小战士也跪下了。全村的百姓喊出了同一个声音:“不要杀他———!”

  后来,这件事被记者报道,也有剧作家把它搬上了话剧舞台,剧名就叫《不要杀他》。而更具有意义的是,它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的原型事件———

  郭兰英剧照

  《留下他打老蒋吧》

  1946年7月始,国民党军傅作义部队大举进攻张家口市。中共晋察冀军区部队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因力量悬殊形势危急,我军决定战略转移主动撤离张家口。

  郭兰英将所有的金银行头和家当,摆在了班主和养母的面前,她说自己要走,跟着八路军文工团。老板娘嘲笑她眼光短浅,当红名角要变龙套。

  她轻轻的说:“他们的主张,让人信服。”

  老板不解问到:“他们的主,姓张?你见过?”

  郭兰英笑笑:“没见过,听说是个姓共的大哥,人人都说有啥事找他都能解决,他叫———共产党!”

  这一走解放区的舞台上才有了第二代白毛女并世代相传;这一走新中国舞台上才出现一位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这一走就踏上了年年岁岁一辈子跟党走的革命征程。

  郭兰英在题诗 《第二故乡张家口》中写道:

  让我举起激动的双手,杯酒献给第二故乡张家口,

  这里有我难忘的勤劳勇敢的人民,这里有我最早的观众和朋友。

  正是这些善良的心诚挚的手,送我走向革命的洪流……

  文工团奉上级命令撤离转移。人们的心情留恋不舍,陈强的思绪又飘回到那个擦枪走火的小战士身上:

  连长:“这是我们铁的纪律,为啥不杀他偿命呢?”

  大爷痛心疾首:“连长,留下他打老蒋吧!”

  1948年2月,这个故事终于被搬上了银幕,电影的名字就叫———《留下他打老蒋吧》,这是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

  当年解放军接管了 “满洲映画协会”后,文工团辗转到东北,又历经兴山,在鹤岗挂出了人民政权第一个电影厂的牌子———东北电影公司,后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这里涌现出了一批艺术家,袁牧之、陈强、于洋、田华、王家乙、伊琳等等。电影《留下他打老蒋吧》就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影片生动地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和人民军队之间的鱼水情深。

  1949年4月,他们创作摄制的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电影故事片《桥》诞生。

  祝福我的家乡,祝福新中国的电影。

  作者简介:于涛,张家口人,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导演、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导演,编剧、导演的电影、电视剧和广告片等作品近百部。他所执导的电影《月蚀》获莫斯科评委会大奖,总监制电影《马世清离婚》获第23届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奖,微电影《我的沂蒙》获第十一届HSFF好莱坞短片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