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溯古推今话非遗”系列报道之⑦
木板烙画 文化新旅火笔绘出幸福景

2021-09-02 11:11:36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张家口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宸胤

  为大家介绍过葫芦烙画、秸秆烙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烙画还有哪些分支?它们的产生、衰落有什么历史渊源?作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田永明是怎样凭借木板烙画荣获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国家级金奖,并成功入围山花奖?他“笔下”的烙画又呈现出怎样的独特之处?

  本期,记者带您一同走进我市非遗体验馆,探寻“木板烙画”背后的故事。

  在田永明的手里,作画的“笔”远不止我们常见的毛笔等,他的笔是铁、铜制成的“火笔”。

  火笔下的探索

  周末的清晨,我早早来到非遗体验馆,一进馆就听见里面很热闹,穿过大厅,走到体验区,只见硕大的长方形桌子上放着一张已经基本完工的木板烙画。它宽约四十厘米,长约一米。上面的图案尤其吸引人——彩色的“奥运五环”标志的两端分别写着“张家口”和“北京”,寓意奥运将京张紧紧相连;字的下方各有一个大的体育图标,分别为“花样滑冰”和“高山滑雪”,中间整齐排列着23个小的体育图标,它们都是冬奥会的项目。洁白光滑的木板泛着柔和的哑光,淡淡的木纹上深褐色的字和图案远远看去有立体的感觉。

  这幅烙画的作者正是木板烙画项目市级非遗传承人田永明。他转动手中的调温器,准备对这幅精心创作的以2022年冬奥会为题材的烙画进行最后的完善。

  稍等片刻后,他拿起了第一支“笔”——这是一只木质手柄、笔头像个小铲子的烙铁,烙铁的另一端连接着调温器。现场前来参观的人都瞪大眼睛等着看,田永明却不慌不忙又拿出了一个深色的木板,反复在这块板上左画一下、又划一下,终于有人憋不住了问:“这是在干吗?”

  “在试烙铁的温度够不够,因为这是‘火笔’,‘火笔画’最讲究‘意在笔先、落笔成形’。几百度的高温,一笔下去,不管好坏,都没有机会修改。”田永明说。

  “几百度?怎么可能?这么一个小‘盒子’就能把烙铁烧到几百度?”另一位群众指着跟袋装方便面差不多大的一个“黑匣子”,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难以置信。

  “那是因为我对烙画需要的所有工具、材质都进行了革新,这里有我二十多年的心血。”田永明回答。

  对烙画来说,自然界的一切好像都能作为“画布”,比如葫芦、秸秆、贝壳、木板、芦苇等等;所用的“笔”也是特殊的、烧得通红的铁棒、碳棒、铜棒。因为采用的是高温碳化的原理,所以画面呈现的效果也是物体本身被“烙”了之后的样子:颜色从浅咖到深咖甚至黑色,与材质本身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有浅浮雕的效果。

  这种美深深吸引了田永明,他先从烙葫芦开始摸索,起稿、放大、临摹都不是难事,但是“火笔”是个难点。因为烙铁头的材质最早是铁,但是铁的弊端太多了,田永明经过探索将它改进为红铜的,效果好了一些,但是红铜容易产生积碳,烙一会儿碳末就很多,不但拉不开,烙出来的画面也没有光感。“经过多年探索,我现在用的烙铁头已经是黄铜的了,硬度更高、积碳更少,画面效果也好。”田永明说。

  有了材质,还要研发形状。烙铁头和国画的毛笔一样,要用得称手,也需要分大、中、小号,还需要根据不同表现形式定制特殊的烙铁头。为此田永明制作了几十种烙铁头。他手中的这只“火笔”时而像针一样细,时而又变成像蛇头一样的三角状,时而像小铲子一样是方形的。有时为了设计一个合适的笔头,他白天想、晚上梦,梦见了就一骨碌起身,从枕头下面拿出本子画下来,天亮了再动手做。

  再回到那个跟袋装方便面差不多大的“黑匣子”,这是给烙铁加温用的。聪明的田永明不仅改进了它的大小,使其便于携带,更创造性的从台灯旋钮那里得到灵感,自己设计了一个调温旋钮,通过调节电压使烙铁头在300到800摄氏度之间自如变化,大大提升了画面质感。

  “一切皆可烙”的探源

  火笔画”、“烫画”,起源于西汉,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查阅了很多资料后,记者大胆猜测:烙画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可能与纸的发展历史相关。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纸是很昂贵的物品,普通人家连必要的消费都用不起,别说画着玩了。但是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来是不分高低贵贱的,所以聪明的古人就地取材,在相对较硬的自然资源上进行探索,比如竹子、贝壳、木板;而相对较软的也有可用之处,比如芦苇、麦秸秆、动物毛皮等,如此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烙画。它们大同小异、各有特点,也各自有很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东汉达到鼎盛。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纸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烙画也就逐步衰落了,但是因为烙画特殊的艺术呈现效果和在民间的普及性,所以并没有失传。像秸秆烙画这种工艺相对复杂的,甚至作为艺术品走进了唐代宫廷,这一点从唐代墓葬的出土文物中得到证实。

  其实纵观中国古代的绘画史,我们会发现:古人的画有纸本与绢本之分。宣纸作画的普及其实很晚,大抵从元代开始。这可能与装裱技术需要不断成熟有关。那么元代之前的古人怎么保存自己的画作呢?——帛、绢都是好材料。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画如《女史箴图》《清明上河图》《溪山行旅图》都是绢本。

  聪明的古人从来就没有把画画固定在一张纸上,而是一切皆可入画,一切皆可“烙一烙”也就不足为奇了。烙画以独具的立体感,内容丰富、清晰美观,既保持了传统的地域风格,又达到了严谨的写实效果,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这种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凹凸有致的肌理效果,在古老的艺术长河中流传下来。

  作品 《饮中八仙》

  “走出去”的烙画天地

  在我市的“非遗界”,田永明以“爱出去转”而出名。因为他从来不满足于“闭门造车”式的探索,而是非常喜欢“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业内很多人都知道,这十几年,他几乎每年都会参加一次展会,有时甚至不参展,仅仅是去观展。回来之后他就跟大家分享收获。田永明不但自己出去,也鼓励其他传承人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他总对身边人说:“别心疼那几千块钱,出去一次,收获的远不是几千块钱能买来的。”

  2016年4月,田永明应邀参加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到达潍坊后,田永明获知自己的作品已经入围山花奖的初评。博览会开幕后,当他看到自己的作品前围满了观众,内心非常激动。他表示:“参加展会可以把我们张家口的民间艺术呈现给全国的人看,这是提高张家口知名度的很好的方式。另外自己也能开阔眼界,每次参加展览,都能和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传承人交流切磋、学习提高,了解相同或相近的手艺有什么创新之处,取长补短才能提高得快。”

  通过交流,田永明的木板烙画不止传统的烙印原色,他创新了“套色烙画”,工艺程序更为复杂。起稿后,他先烙一遍图案的线条,再用国画颜料兑入乳胶漆给烙画上色,最后将色彩覆盖了的烙印线条一点点擦出来。这种工艺的好处是大大丰富了烙画的题材,传统的国画都能从纸上“搬”到木板上了。例如作品《小河静静流》展现的就是雪后崇礼,融水形成的小溪从村边静静地流过的美景。该系列的作品不仅获了奖,还被一位收藏爱好者购买后寄给远在美国的友人。

  作为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田永明孜孜不倦的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传播。“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都有他的身影,组织非遗展览、策划非遗体验活动,都少不了他的出谋划策。他开设工作室的时候,还收了很多徒弟,着力将木板烙画作为工艺品推向市场。

  “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是我的心愿、追求,也是骄傲。”田永明说。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