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文化历史

饕餮是谁

2022-11-16 16:11:19  来源:河山新闻客户端

青铜器上的饕餮纹


局部放大的饕餮纹


近些年,有个词汇越发流行——饕餮。这个词出现的“场合”多与吃有关,比如“饕餮盛宴”“饕餮大餐”等,为什么“饕餮”总和“吃”有关呢?这就要从饕餮是谁说起了。

关于饕餮,较早的记载如《神异经·西荒经》:“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从外貌和习性上,我们可知,饕餮是一种长得丑还吃人的上古神兽,而且是“大型猛兽”。

春秋时期,饕餮被传说成缙云氏之子。《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简单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饕餮是缙云氏不成器的儿子,贪恋食物又贪图财物,天下人把它和另外三个凶兽比在一起,叫它饕餮。

这个说法直接奠定了后来的两千多年里,饕餮在人们心中的“定位”——贪吃的凶兽。此后历代,从汉之《史记》《汉书》到唐之《旧唐书》、宋之《路史》,明清之《升庵外集》,直到中华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的《辞海》,饕餮的“形象”始终被定位于和混沌、穷奇、梼杌并称的“四大凶兽”之一。

这里有个问题:同是上古神兽,为什么饕餮不能和麒麟、凤凰之类祥瑞之兽比肩,而成了贪吃又贪财的凶兽呢?

原始社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就逐步分离,出现了最早“思想家”,他们就是巫师。巫师通过某种宗教形式来编造自身的幻想,把阶级的统治说成上天的旨意。这种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绘在陶器、刻在青铜器上的各种纹饰。这些纹饰中有的主祥瑞,比如祥云纹饰;有的主威严,如龙纹;有的主神秘,如魑魅魍魉;还有的主威吓,如饕餮。

其实,生活在6000年前左右的早期人类,在陶器上绘画的纹饰都是生活中能见到什么就画什么,如生活在水边的就爱画水波纹、鱼纹,基本都是活泼写实的风格。但是,当原始祭祀礼仪诞生后,纹饰的风格开始走向神秘、恐怖的特征,这种狞厉之美所要呈现的就是神秘的威力,如此方能凸显统治阶级的权威与神力。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的意义。饕餮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兽面纹。是什么兽?各种说法都有:牛、羊、虎、鹿······《美的历程》一书基本同意它是牛头纹。当然此牛非凡牛,而是当时巫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

既然是和“吃”密切相关,那么饕餮的形象为什么被幻想为是吃人的凶兽,又是怎样演变为“可爱的吃货”呢?

人类为了摆脱动物状态,最初使用了野蛮的手段,战争就是其中一种。原始社会晚期以后,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在早期的宗法制里,炫耀武力是无上荣耀,“杀俘”并刻铭文于青铜礼器上,成了这一历史时期行祭礼的重要内容。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其它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象凝聚在饕餮这个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在今天看来是如此之野蛮,在当时则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达,凶兽饕餮和原始社会的野蛮落后一起定格在历史中,饕餮的形象尽管非常粗野,甚至狞厉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赏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供献的宗教礼器。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宗教观念淡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饕餮身上的威吓神秘才会逐渐褪去,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成为真正的审美对象,喜好美食的中国人在心里将这个狞厉可畏的凶兽变成了“可爱的吃货”。王宸胤

 

编辑:郑雪梅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