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汽车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清水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文化历史

女优、黑帮,日本为什么不禁黄不打黑?

2016-06-10 10:58:01  来源:

  在西化方面,很多人认为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要比中国更彻底、更深入,其实错了。日本的西化只体现在“公共空间”,在“公”的领域是欧美化的,而在“私”的领域则完全是日本化的。比如日本男人可以回家打老婆,但是在公共场合却表现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文明开化)

  不禁黄不禁赌,不消灭黑社会,只禁毒,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有妓院,有赌场,有黑社会,这就是不禁黄不禁赌,也不消灭黑社会,但是抽鸦片是违法的,所以只禁毒。有人说,那是因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政府没有精力管这些事儿。那中国古代呢?整个中国古代时期,都是不禁黄不禁赌不消灭黑社会的。

[!--empirenews.page--]

  中国古代黑社会经常行侠仗义,甚至以刺杀活动的形式参与到政治生活。

  (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黑帮也很盛行,蒋介石就带有浓重的黑帮色彩,蒋介石跟青帮一直走得很近。

  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进行了彻底的社会变革,妓院、黑帮、赌场统统都被消灭了,但是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这些地方,黄、赌、黑继续延续了一段的时间,并且通过新的方式融入到今天的社会生活中。

[!--empirenews.page--]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日本的色情业、赌博和黑帮。

  AV女优

  日本成人电影产业之所以能发展起来,除了上文叙述的有日本社会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之外,其实也是日本电影在1970年代走出困境的一种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电影赢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因为之前有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牵制,电影创作受到了束缚。

  1950年代是日本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在1960年代,欧美电影开始抢夺日本市场,日本电影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竞争压力面前,日本电影为了走出困境。开始拍摄恐怖、色情、动漫等新题材的电影。

[!--empirenews.page--]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日本AV产业几乎是与动漫产业同时发展起来的。

  恐怖片、色情片一泛滥,对日本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可想而知,性犯罪、暴力犯罪现象逐渐的增多,于是日本开始对电影进行审查并建立电影分级制度。恐怖片、色情片达到一定的级别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观看的。

  所以日本是不禁黄,只限黄。这样做一方面维护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控制了色情片的负面影响。

[!--empirenews.page--]

  日本黑帮

  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日本的黑帮那么多,为什么日本政府不消灭黑帮呢?有人说黑帮消灭不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黑帮的武器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轻武器,普通场合用的是棍棒。日本警察的武器肯定比黑帮要先进,而且人数还占优势。

  日本不消灭黑帮,但是对黑帮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日本的黑帮是可以注册的,而且日本政府还根据各个黑帮的暴力程度,制定了不同的限制等级,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和电影的限级是一样的。

  日本黑帮一般自称自己是任侠团体,提到“任侠”二字,大家就会想到《史记·游侠列传》,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深的渊源,一些学者认为侠文化起源于中国的墨家文化。

  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司马迁对“侠”进行了分类,相当于对西汉时期的黑帮组织进行了分类,反对法家文化对黑帮组织进行无情的打击,委婉的批判了法家“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的说法。 司马迁认为“布衣之侠”、“乡曲之侠”、“闾巷之侠”是值得肯定的,他们行侠仗义,“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品德高贵,是真正履行仁义道德的人。反观西汉统治集团的虚伪,不公正的假仁假义,司马迁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侠客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生存了下来,延续到了晚清民国时期,现在中国的香港也有“侠客”,我们在香港电影里也可以看到黑帮。

[!--empirenews.page--]

  所以黑帮也不完全是一帮无耻之徒,黑帮是讲侠文化的。正因为有这样的侠文化底蕴,所以日本的黑帮在日本社会有一定的存在空间。

  综上所述,日本社会是不禁黄不禁赌不打黑,但是日本政府对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日本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入了解日本社会。

编辑:荆丽娟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