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即时新闻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

多管齐下打造乡村振兴最硬底气 ——“两会”代表、委员谈防规模性返贫的破解之策

2022-01-14 09:35:40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编者按

  从摆脱贫困到高质量发展,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乡村全面振兴需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乡村振兴的下一步发展,热切关注,“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成为大家关切的焦点。大家一致认为,防返贫要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就业和科技帮扶,打造乡村振兴最硬底气。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产业品牌打造、农业科技帮扶、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建言献策,饱含深情的发言汇聚成共谋乡村发展的最强音。

  扎稳产业扶贫“根” 带领群众奔富路

  张家口日报记者 孙媛

  兰进京

  市人大代表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深化产业、就业和科技帮扶,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些内容,让兰进京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学毕业后,在同龄人纷纷奔向大都市的时候,兰进京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开办了兰海畜牧养殖公司,在宣化区贾家营镇西深沟村的荒山上建起了羊场,随着公司壮大,他通过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家庭养殖,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脱贫致富,现有1000余户养殖户享受到了畜牧养殖产业红利。

  翻看着政府工作报告,兰进京不忘根据报告谋划着兰海的未来。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秉持初心,做好产业开拓的同时,带动养殖户一起致富。利用“张杂谷”作为主要饲料草,培育新的肉羊品种,新建国家湖羊核心育种场,增加高品质湖羊种羊的供给量,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改变饲养品种,持续推动宣化区肉羊产业链的延伸。

  在此基础上,企业将通过形成“高端肉羊养殖+食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光伏发电”新型高效绿色的产业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大循环, 辐射带动周边农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就业、科技帮扶,帮助脱贫人口就近就业促增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打造知名产品品牌

  张家口日报记者 孙媛

  张占兵

  市人大代表

  张家口禾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两会”期间,张占兵即使回到驻地, 仍在认真学习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无疑给他做大做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信心。

  张占兵经营的禾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鲜食玉米种植和加工的民营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鲜食玉米产业的龙头企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大力发展‘四个农业’和定制农业、都市农业,将科技、绿色、品牌、质量贯穿到农业生产各领域,集中打造优质杂粮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内容,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对提高和改善农产品质量给予的关心和关怀。”张占兵表示。

  他说,如今企业发展势头向好,更要感恩奋进,努力回报社会。企业将以市 “两会”精神为引领,围绕持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科技开发功能性健康产品、高端精品农产品,打造“中国好玉米”品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通过增加生产线、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等方式继续做大做强企业,带动更多的鲜食玉米种植户持续增收,实现产业兴旺与共同富裕双丰收,为强县富民贡献企业力量。

  传递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张家口日报记者 郝大钊

  孙喜玲

  市人大代表

  沽源县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

  带着全村人的嘱托,孙喜玲从沽源县大石砬村来到大会驻地,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市人大代表,孙喜玲说她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内容最为关注。

  来到驻地,孙喜玲迫不及待地拿起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起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传递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孙喜玲说,只有认认真真学深学透政府工作报告,才能扎扎实实带领全村人走好乡村振兴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产业、就业和科技帮扶,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这为我们村探索发展特色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大石砬村位于沽源县长梁乡东部约3公里处,过去是深度贫困村,全村585户1414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07户650人。近年来,该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探索以发展森林文化为牵引,融入满族文化元素,大力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通过培育发展民宿旅游、发展金莲花和食用百合种植等新业态,全村年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11000多元,村集体收入由不足1万元增长到近40万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孙喜玲表示,下一步她们将继续做大做强食用百合等特色种植业,做实做优民宿游、天路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业,努力把大石砬村打造成集生态康养、花卉观光、民俗体验、田园文化四位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培强蔬菜产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张家口日报记者 宋锦丰

  张广明

  市政协委员

  赤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更坚定了我投身振兴乡村的信心和决心。”赤城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广明说。多年来,赤城县因环境优、空气好而出名,当地农作物产地环境无污染,西兰花、生菜、娃娃菜、彩椒、西红柿、架豆及特色山野菜品质优良。去年,赤城县蔬菜种植面积14.4万亩,棚室蔬菜面积达到1.8万亩,这让该县有了成为京北越夏蔬菜重要生产基地的先天条件。

  张广明告诉记者,赤城县通过推进“一站一网一基地”建设,形成了“北京研发、赤城转化”科技协作扶贫模式,不少农田和蔬菜大棚里结出了保证农民稳定增收的“致富果”,打造出“马营西瓜”“赤城赤芍”2个地理标志品牌。“科技助农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谈到科技扶贫,张广明说,全县18个扶贫产业园区安装了摄像头及传感器,实时将生产区图像及温度、湿度等参数传送到物联网管理平台,提高了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如今这些园区已经成为赤城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田。

  他说,今年,自己和同事们将着力在打造地域蔬菜品牌上下功夫,坚持“商标兴菜”“品牌强菜”,在成功申报“马营西瓜”地标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地理标志认证,持续培强“赤城相见”“冰山梁”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逐步形成特色优势蔬菜品牌,推动蔬菜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科技帮扶给田地插上5G云翅膀

  张家口日报记者 宋锦丰

  张经宇

  市政协委员

  河北凯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农民家庭的儿子,一名市政协委员,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农民奔小康,让农民变为老板,企业变为打工者。”河北凯阔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经宇在市“两会”后又有了新的目标。

  “通过十年和农民摸打滚爬发现,农民靠天吃饭,抗风险能力可以说无,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返贫,只有在土地上下工夫,才能保障农民的幸福生活。”张经宇告诉记者。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亚麻籽自古就是坝上农民钟爱的食用油原料,河北凯阔有限公司作为康保县当地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向农户提供亚麻籽种,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种植的亚麻籽,而且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了就业,联动亚麻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脱贫攻坚期间,帮扶的乡镇从一个发展带动到十几个,带动3500余户贫困户1万多人稳定增收,同时解决了百余名贫困户就业问题。

  去年,张经宇以每亩200元的价钱又流转了3.6万亩土地,其中6000亩将用以打造5G云田,全部实施订单种植、科学种植,农作物从种植到生产到餐桌全程视频观看,确保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真正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5G云田可以让土地统一管理,降低生产种植田间成本,统一以后容易实施保险制度,降低天灾风险,公司保底农民土地流转金,收成后按照农民20%、村集体40%、企业40%的比例分红,有劳动能力农民可以依托打工就业再挣薪水,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张经宇说,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将认真落实“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实现企业有效益、村集体有收入、群众能增收,真正让乡村有效振兴,让农民真正富足。

  让乡村文化“看得见、讲得出、留得下、带得走”

  张家口日报记者 韩文涛

  刘慧敏

  市政协委员

  自由撰稿人

  在挖掘乡村文化特色的道路上已经奔走了4年之久的市政协委员、自由撰稿人刘慧敏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方面内容格外关注。

  自2018年起,刘慧敏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自愿加入到脱贫攻坚战役中,再到现在致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年的时间,她深入到蔚县十多个村庄,挖掘当地文化底蕴,打造“一村一品”文化特色,用文化创意助力乡村振兴。“蔚县是文化大县,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有些村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做的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这笔财富,并把它转换成能带动村民致富的路径。”刘慧敏思路清晰,梳理着这些年来的收获,“好多村庄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打造了一间间原汁原味的农家院、特色民宿和特色民俗文化商品,很多农民当起了老板有了自己的客户群和固定收入。”

  “乡村振兴不仅要给村民谋出路,还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培根铸魂工程来抓。”刘慧敏说,应鼓励更多文艺创作人才成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骨干和生力军,因地制宜地打造“看得见、讲得出、留得下、带得走”的文化元素产品。“看得见”就是要留下文化和文明的痕迹,整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文化站等各种文化设施,以及文化墙、大喇叭等文化阵地;“讲得出”就是每个村培养村民作为文化讲解员,用最朴实的话讲村庄最古老的故事和村里的发展变迁;“留得下”要为每个村留下一支文艺队伍,让正能量的文化占领乡村主阵地;“带得走”要根据每个村不同的特色,制作出能带得走的文化产品,利用这些产品讲述当地的故事。

编辑:李雅雯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