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数字报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植观西藏四季丨追更“山灵盛野”的绿意密码

2025-08-29 12:22:53  来源:

《拉萨南北山:植观四季》

第一集《春·醒山启序》

于7月6日播出以来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经过一整个夏天

第二集《夏·山灵盛野》

今天也将与大家见面


让我们跟着

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路哥在西藏”

一起去探索“山灵盛野”的绿意密码吧

路哥在西藏(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拉萨的夏天,整个南北山都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

索朗旺堆(南北山绿化专家组组长):

五年前,这里全部是白沙子,一棵树都没有,都是沙化土地,当时种的时候树高大概是1.5米、1.6米的样子,现在4米、5米的都有。树跟养小孩一样,你越疼它、越养它、年复一年地去管护它、呵护它,才有今天这种效果。

从专业上来说,种树三分种七分管,三分放在种树上,七分靠养护。所以,年年浇水、修枝,及时察看有没有得病、除草,这样更有利于树的生长。在南北山上,有十几种不同的树种,既有落叶的,也有常绿的,既有乔木的,也有灌木的。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在海拔3900米以下种乔木,3900米到4100米种灌木,4100米以上进行种子点播和封山育林。

路哥在西藏(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难怪在上面的话就看不到很高的树了。

索朗旺堆(南北山绿化专家组组长):

选择树种要结合它本身的习性,也就是生态学特性,通俗一点说,每个树种的喜好跟人的习性一样,如广东人不吃辣椒,四川人特别喜欢辣椒。树分为阴性树种和阳性树种,北山属阳性,多选阳性树种,南山属阴性,多选耐阴,耐湿的阴性树种。

从荒芜到绿意盎然,这是时间的力量,是智慧凝结的力量,我们看到的南北山是一年更比一年的美丽变化。

西藏有一位“桃博士”, 一直做着关于光核桃的梦。十来年,曾博士团队大概收集了来自于西藏六十多个县的光核桃,采集了接近400份样本。对每个季节采集的不同样本,曾博士都会保存起来进行比较、观察,针对适应环境的就送上山种植,不适应就将整个区域的种子源进行淘汰。

路哥在西藏(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你知道为什么南北山绿化工程要选择光核桃吗?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博士)曾秀丽:

因为光核桃这个树种起源于青藏高原,喜光又适合高海拔,在光线很好的北山,它适应性强,非常适合造林。选择光核桃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它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立地条件很差的地方,它也能生长的很好;第二是它可以观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整个南北山,设计光核桃用量是700万棵。春天,我们在南北山上看到的星星点点桃花,就是这些光核桃点缀的,它们改善了拉萨的生态环境。通过南北山工程,我们相信,桃花梦在青藏高原、在拉萨它不再是梦。

今天的南北山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五年前这里荒草遍地,现在的南山公园,在这一山一景的工程规划中,已经成了游客们必到的打卡地。

赵淼鑫(外地游客):

从布达拉宫方向看南山挺高的,我以前一直以为拉萨就是光秃秃的,这次来了感觉不一样,这个公园好多树,超乎我的想象。

路哥在西藏(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我也是冲着南山公园这个角度过来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几乎整个拉萨城区,拍摄布达拉宫也是非常漂亮。

李豪(本地市民):

我经常来这边锻炼、爬山。现在这边风景越来越好,每周日过来转一转。

路哥在西藏(植物科普网络博主):

黄老师今天带这么多学生,过来干嘛呢?

黄帅帅(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特聘研究员):

最近雨季降雨多,想来看一下,南北山有什么菌菇长出来了。

菌菇生长比植物的要求苛刻得多,南北山上有菌菇,反映了拉萨的整体气候在变好,也意味着南北山的空气湿度、有机质丰富度达到了菌菇生长的环境要求。拉萨市区的湿度是20%,在南北山绿化过程中,随着雨季到来,空气湿度可以达到60%以上,这个湿度就适合菌菇生长。

黄帅帅(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特聘研究员):

近一年,随着气候变化,西藏的整个降雨量实现逐渐增加,进一步地改善南北山植被生长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

藏大学生:

这是我们上午在南山公园采集的大型真菌样品,现在我们对它进行切片处理,观察菌丝形态结构、分子PCR,进行菌种鉴定。

要说五年的绿化,南山在变绿、北山在变绿,整个拉萨正逐渐被绿色包围起来。

这座充满着生命活力的城市,正在绿色的希望中展露出无限生命力,不知不觉,南北山已进入秋天,这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被植被演绎的彩色世界。

让我们共同期待

秋天见!


编辑:孙建胜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